Page 35 - 网络电信2018年6月刊上
P. 35

解   决  方  案

            示。在仓库(Warehouse)出入口处(Entrance)阅读器通过                      a)标签移动策略。识别协议方法支持标签移动包括两类,
            移动标签识别协议读取新到标签(unKnown  Tag)ID,并存于                   即以传送带为平台的恒速定密度标签沿固定线路移动类和自由
            数据库(TagID  Database),这些标签变为已知标签(Known                移动的普通类。基于传送带的标签识别协议无须事先知道和控
            Tag)。当仓库中标签(Known  Tag)出库时,在出入口处阅读                   制标签数分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传送带速度以获得
            器也通过移动标签识别协议读取离开标签ID,然后在数据库中                         更高的移动标签识别率。虽然这些协议研究了移动标签识别,
            删除之,这些标签又变为unKnown。阅读器清点标签包括发现丢                      但没有研究不受控制、自由移动的普通类,显然,支持传送带
            失标签(Missing  Tag)和未知标签(Unknown  Tag),前者可             的标签识别协议无法应用于普通类标签移动环境,而随着物联
            能因盗窃等原因产生,后者可因标签误入仓库或阅读器错过对                          网RFID应用发展,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移动环境应用正越来越
            新到标签识别等缘故而出现,阅读器可分别通过丢失标签监测方                         多。
            法以及未知标签监测方法来发现。                                          b)识别机制策略。识别协议方法所采用基本识别机制分为
                                                                 两类,即TREE和DFSA机制。基于TREE的移动标签识别协议中,
                一、标签盘存问题                                         ABS协议和PRB协议均对BS协议进行改进以支持标签到达和离
                1、移动标签识别                                         开,而QSA协议则修改QT协议来识别移动标签,但BS和QT协议标
                标签入库和出库过程中,如果阅读器不能及时地识别到达                        签识别时延较长,时间效率较低,BS和QT分别约为40%和41%。
            或离开标签,导致标签漏读,ID数据库无法真实反映仓库标签                         由于DFSA机制更容易支持标签到达时选择帧时隙参与识别,绝
            存在,故研究高识别率的移动标签识别协议非常重要。然而,                          大部分移动标签识别协议采用了DFSA机制,分析现有移动标签
            现实信道中因干扰和噪声引起数据包接收失败,还存在误码和                          识别协议所采用DFSA机制后发现,在移动标签识别过程中,存
            捕获效应问题,以及移动标签出入库时在阅读器区域内识别时                          在较多空闲时隙和碰撞时隙,平均系统识别效率约仅为36.8%,
            限要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入库和出库时的标签识别率。这就                          极少部分协议采用不相等时隙时长后,时间效率提高后才达到
            带来了问题:面对现实信道中数据包接收失败、误码和捕获效                          70%。
            应问题,研究高识别率的移动标签识别协议是标签盘存方法研                              c)目标性能策略。从识别目标性能看,大部分协议以移动
            究的基础与关键。                                             标签识别率为目标,少部分协议以识别效率和吞吐率为目标。
                2、丢失标签监测                                         其实这些目标性能本质上是一致的,即识别效率越高或吞吐率
                对于已知标签ID,如果阅读器未收到该标签响应,则判                        越高,则识别率越高。然而识别率是移动标签识别关键指标,
            断其丢失。包括检测标签丢失和识别丢失标签两种方式,前者                          在协议设计时,直接将识别率作为目标,更容易获得高的识别
            以一定准确性检测到标签丢失事件,后者目的在于发现具体丢                          率。
            失标签。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相互结合,即前者检测到丢失事件                              d)识别顺序策略。标签移动环境中,科学合理安排标签识
            后,再通过后者来确认,这样可提高标签丢失发现能力与效                           别顺序,有利于降低标签漏读率。现有协议识别顺序包括随机
            率。然而,阅读器如果误将未丢失标签当成丢失标签,导致假                          识别和分组识别,其中分组方式有按到达时间顺序分组、按标
            阴性问题。反之,如未发现丢失标签,就产生假阳性问题。在
                                                                  表1  国内外文献中移动标签识别协议
            标签丢失识别与检测期间,如正常标签出库时,来不及更新ID
            数据库,会发生标签丢失误报,故最小化标签丢失识别与检测
            时间非常重要。不可靠信道中干扰会引起阅读器接收标签响应
            数据包接收失败,会误报标签丢失,产生假阴性问题。当标签
            丢失后,本应没有响应,但阅读器可能将不可靠信道中噪声当
            成丢失标签短响应,也会误报标签存在,引起假阳性问题产
            生。
                3、未知标签监测
                阅读器需用标签短响应和帧前向量来判别未识别标签,包
            括检测未知标签和识别未知标签两种方式,前者以一定准确性
            检测到未知标签事件,后者目的在于发现具体未知标签。在实
            际应用中两者相互结合,即前者检测到未知标签事件后,再通
            过后者来确认,这样可提高未知标签发现能力与效率。然而在
            现实信道环境中噪声与短响应间混淆和误码传送帧前向量,引
            起未识别标签的判别机制失效:阅读器如果误将干扰信号作为
            标签短响应,导致假阳性问题;反之,如未知标签响应丢失,
            就产生假阴性问题。

                二、移动标签识别方法
                1、移动标签识别策略

            50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八年六月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