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网络电信2023年11月刊
P. 22
根据上述3类数据转发技术,方案1~方案3数据包格式示例 方案1中,Io T数据传输效率为50/(50+11)=8 1.9 7%,AI
分别见表6~表8。 数据传输效率为1 450/(1 450+11)=9 9.2 5%,网络数据传输
其中,DS ID表示数据服务标识(data service 效率为15/(15+11)=5 7.6 9%,混合数据传输效率为(50×3
identity),DP ID表示数据管道标识(data pipeline 0%+1 4 5 0×2 0%+1 5×5 0%)/((5 0+1 1)×3 0%+(1 4 5
identity),协议类型表示使用的数据转发类型, 0+1 1)×2 0%+(1 5+1 1)×5 0%)=9 6.6 0%。
“0”“1”“2”分别代表方案1、2、3。表7中的routetype标 方案2中,Io T数据传输效率为50/(50+31.5)=6 1.3
识下一跳目的地址(DA,destination address)是单个DA(取 5%,AI数据传输效率为1 450/(1 450+31.5)=9 7.8 7%,网络
值为“0”),或是多个DA(取值为“1”)。由此可以计算不 数据传输效率为15/(15+31.5)=3 2.2 6%,混合数据传输效率
同方案下报文头的大小:方案1的报文头大小为11 byte,方案 为(50×30%+1 4 5 0×2 0%+1 5×5 0%)/((5 0+3 1.5)×3
2中报文头的大小依据路由的跳数变化,按照平均5跳,其中有 0%+(1 4 5 0+3 1.5)×2 0%+(1 5+3 1.5)×5 0%)=9 0.8 4%。
一跳为多播,多播的DA个数为5个,计算报文头的大小为31.5 方案3中,Io T数据传输效率为50/(50+11)=8 1.9 7%,AI
byte,方案3的报文头为11 byte。依据业务特征可预估Io T数 数据传输效率为1 450/(1 450+11)=9 9.2 5%,网络数据传输
据的平均包大小约为50 byte,AI数据的包大小为1 450 byte, 效率为15/(15+11)=5 7.6 9%,混合数据传输效率为(5 0×3
网络数据(测量报告)平均大小约为15 byte,混合数据场景下 0%+1 4 5 0×2 0%+1 5×5 0%)/((1 4 5 0+1 1)×3 0%+(1 4
Io T数据占30%,AI数据占20%,网络数据(测量报告)占50%。 5 0+1 1)×2 0%+(1 5+1 1)×5 0%)=9 6.6 0%。不同方案数
据此可以计算得到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据传输效率对比见表9。
表6 方案1 数据包格式示例
表7 方案2 数据包格式示例
表8 方案3 数据包格式示例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