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网络电信2021年11月刊下
P. 27

代工厂提供的PDK器件库是代工厂根据工艺条件反复优化                           inSilicon photonics for data centers[J].Optical
            后的结果,其性能指标相对准确可靠。但目前硅基光电子的晶                              Fiber Technology, 2018(44):13-23.
            圆代工厂PDK套件通常仅包含20~50个基本单元,且定制化程                       [4] ZHOU Z P,TU ZJ,LIT T,et al.Silicon photonics
            度低。不足以支撑复杂的硅基光电子芯片通信系统设计,部分                              for advancedOptical interconnections[J].Journal of
            单元器件需要客户自行设计并进行多次流片优化,硅基光电子                              Lightwave Technology,2015,33(4):928-933.
            芯片的器件库标准化建设仍有待完善。同时,硅基光电子芯片                          [5] ZHOUZP,TUZJ,YINB,etal.Development trendsinsilicon
            设计公司也需要和代工厂深度合作,深入了解代工厂的工艺条                              photonics[J].Chinese Optic Letters,2013,11(1):76-81.
            件,合作开发并完善器件库。                                        [6] ZHOU Z P,WANG X J,YI H X,et al.Silicon photonics
                                                                     for advanc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C]//
                七、结束语                                                SPIEOPTO.ProcSPIE8630,Optoelectronic Interconnects
                本文回顾了硅基光电子技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历                            XIII.[S.l.:s.n.],2013(8630):198-210.
            史,指出了硅基光电子技术对于光通信领域而言是新的历史机                          [7] MILLER S E.Integrated optics:anintroduction[J].Bell
            遇,分析了硅基光电子技术目前的不足与挑战。硅基光电子技                              System TechnicalJournal,1969,48(7):2059-2069.
            术的高集成度、低成本、与CMOS工艺兼容等特点将推动光通信                        [8] SMIT M,WILLIAMS K,VAN DER TOL J.Past,present,and
            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硅基光电子技术在器件性能、封装工                              Future of InP-based photonic integration[J].
            艺和自动化设计等方面面临挑战,硅基光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                              APLPhotonics,2019,4(5):050901.
            展有待于在这些难点上取得突破。                                      [9] CHEN L,DOERR C,AROCA R,et al.Silicon photonics for
                                                                     100G-and-beyond coherent transmissions[C]
            参考文献                                                     Proceedings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1] SODANAC,MACHINAJ,DESHMEHA,etal.Parallelism via       Conference.Washington,D.C.:OSA,2016.
                multithreaded and multicore CPUs[J].Computer,2010,   [10] DOERR C,CHEN L,VERMEULEN D,et al.Single-chip
                43(3):24-32.                                          silicon photonics100-Gbit/scoherent
            [2] BARWICZ T,BYUN H,GAN F,etal.Silicon photonics for        transceiver[C]//Proceedings of Optical Fiber
                compact,energy-efficient interconnects[J].Jour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Postdeadline Papers.
                of Optical Networking,2007,6(1):63-73.                Washington,D.C.:OSA,2014.
            [3] ZHOU Z P,CHEN R X,LI X B,et al.Development trends









                               中国广电完成全球首个 5G NR 广播技术商用场景系统能力验证



                11月8日至10日,在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指导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助力北京科技冬奥建设,基于全新5G  NR
            广播技术顺利完成了“相约北京”冰球场地测试赛的场内多视角直播、全景VR视频直播等新型广播服务验证工作,这也是全球
            首个5G NR广播技术在商用场景下的系统能力验证,对后续加速产业链成熟和全场景业态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相约北京”冰球测试赛系北京冬奥会系列测试活动,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通过5G  NR广播技术,场馆现场
            观众可通过手机、VR穿戴设备等5G通用终端,自由选择观看场内多机位、VR全景等直播内容,不会由于观看人数多而出现视频
            卡顿现象,实现了高质量、高码率多媒体内容的高并发量传输,解决了传统广播及通信技术在人员密集、高并发量场景下难以
            在通用移动终端上进行高速率应用传输的技术难题,为未来融合VR/XR等全新多媒体业态的广播服务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
            支撑。
                5G  NR广播技术(也称为5G  NR  MBS组播广播技术)是3GPP  R17版本5G国际标准的重要功能特性,由中国广电联合全球行
            业伙伴支持完成相关标准立项,并牵头完成广播应用场景设计、5G  NR组播广播网络增强架构等相关重要标准制定工作,完成
            3GPP数十项重要技术文稿和标准提案。此次技术验证,中国广电组织华为、中兴等公司依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基于现有5G
            商用核心网、基站以及终端设备,完成端到端系统能力验证,包括高码率VR/多机位直播服务广播、基于位置精准组播广播服
            务、广播\组播\单播动态切换等关键特性验证。
                下一步,中国广电将继续集中力量在技术标准制定、产业链推动和业态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引领全球5G广播产业快速创新
            发展。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45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