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网络电信2021年11月刊下
P. 25

度计,可用于测量人体乳酸、体温、血压、血氧和心率等数                               1.1片上光源
            据。预计将在智能手表上搭载该器件,开启了硅基光电子技术                              尽管学术界采用多种方法试图实现可以单片集成的硅基
            在消费电子方面的产业化进程,预计在2026年,硅基光电子在                        光源,但目前硅基光电子技术产业界大多依然采用混合集成方
            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规模将占据硅基光电子产业总市场规模的                          案。激光器芯片采用InP材料,并与硅基光电子芯片在各自平台
            43%。                                                 上独立制造,之后再进行贴装。硅基片上光源一直没有得到真
                截至目前,硅基光电子技术最成熟的应用场景仍然是光通                        正的解决,成为制约硅基光电子学发展的瓶颈之一,硅的间接带
            信行业。2020年,用于光通信的硅基光电子收/发器市场规模占                       隙特征给高效硅基光源的实现带来很大困难,实用化的片上硅
            硅基光电子技术产业总市场的98.9%。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                       基激光器是学术界和产业界长期奋斗的目标。
            光互联、长距离骨干网光互联和5G前传等。其中数据中心是硅                             1.2调制器
            基光电子模块最主要应用场景。数据中心通信连接数量大、节                              应用在光通信领域的硅基光电子芯片需要小尺寸、低功
            点间距离短、环境温度相对稳定、对光模块的成本敏感,硅基                          耗、大带宽的硅基光电子调制器。由于对温度不敏感,通信用
            光电子在数据中心应用优势明显。因此用于数据中心光通信的                          硅基光电子芯片中一般以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为首选,
            硅基光电子收/发器占硅基光电子在光通信市场总规模的97%。                        如图4所示。现阶段MZM的带宽获得了较大提升,已经实现了带
            到2026年,预计硅基光电子技术在光通信领域的主要应用仍将                        宽高达55GHz的宽带MZM,但在尺寸和功耗上仍需进一步发展。
            集中于数据中心光通信,并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实现4.5亿美                           MZM是硅基光电子通信芯片上尺寸较大的单元器件,其尺寸
            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一般在毫米级别。大的单元器件尺寸降低了晶圆产出也增大了
                除了数据中心的应用外,长距离骨干网市场总体容量有                         微波信号的损耗。开发小尺寸的硅基电光调制器不仅能够降低
            限;而5G应用场景对光模块的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现阶                         成本,还能提高调制器性能。
            段硅基光电子芯片封装的良品率较低、封装成本高,硅基光电                              由于硅材料没有一阶电光效应,硅基电光调制器一般基于
            子模块总体成本相比于传统InP材料光模块没有显著优势。市场                        等离子体色散效应实现电光调制。等离子色散效应调制效率较
            出于对成本和稳定性的考虑,在5G应用下硅基光电子模块的占                         低,电光调制时所需的功耗较大;同时,高速硅基MZM为了获得
            比较少。                                                 更高的带宽,通常采用耗尽式行波电极结构进行调制。耗尽式
                进一步推动硅基光电子技术的产业化进展面临着一系列挑                        调制方式所需的直流偏置电压将会与行波电极终端的匹配电阻
            战。                                                   形成直流回路,这一直流功耗导致高速硅基MZM的功耗进一步升
                                                                 高。为了降低高速调制器的损耗,研究人员采取了很多措施,
                三、挑战                                             比如采用特殊掺杂区结构的调制器、采用分段集总式电极替代
                传统光通信模块多使用InP材料,为了降低产品升级迭代
            的成本,要求硅基光电子的产品需要具有对InP光模块的兼容
            能力。但由于硅材料本身的特征,例如硅基光电子芯片不能发
            光、没有高效率的一阶电光效应、硅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对温度                           图 4 宽带的行波电极硅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敏感等,这些都限制了硅基光电子模块的应用场景,为了进一
            步扩大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必须直面这些
            性能上的挑战。
                硅基光电子技术具有集成度高的优势。同时,较高集成度
            对封装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基光电子芯片的封装对精
            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现阶段硅基光电子芯片的封装成本甚
            至占到了硅基光电子模块总成本的10%左右。开发具有低成本、
            高可靠性的硅基光电子芯片封装技术是硅基光电子大规模产业
            化面临的挑战之一。                                             图 5 温度不敏感片上波分复用器件
                在硅基光电子芯片的研发制造上,目前的硅基光电子芯片
            设计多采用人工布局布线,从原理图到版图的准确性依赖于设
            计者的设计能力,容易出现错误。相对电引线而言,特殊的光
            波导布线要求会耗费大量时间。随着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发展,
            片上系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硅基光电子芯片和互补金属氧化
            物半导体(CMOS)芯片集成在同一芯片的单片集成应用场景
            下,人工进行布局布线和版图-原理图(LVS)验证越来越不具
            备可行性,硅基光电子芯片对自动化软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综上所述,硅基光电子发展的主要挑战集中在器件的性
            能、封装和自动化设计等问题上。
                1.部分器件技术难题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43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