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网络电信2019年4月刊上
P. 35

解   决  方  案

            参考文献                                                 [11] 刘志远.综述性论文在综合类科技期刊中的作用及组稿策略以科
            [1]  于相龙,周济.智能超材料研究与进展[J].材料工程,2016,44                     技导报组稿实践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06):
                 (07):119-128.                                         504-508.
            [2]  郭林峰,赵志敏,李伟,等.一种光纤智能结构的载荷及损伤监                    [12]  张丁丁,柴敬,李毅,等.松散层沉降光纤光栅监测的应变传递
                 测[J].光电子.激光,2008(07):928-930.                         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S1):3289-
            [3]  朱鸿鹄,施斌.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研究进展及趋势第                          3297.
                 五届OSMG国际论坛综述[J].工程地质学报,2015,23(02):352-         [13]  赵展慧.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N].人民日报,2014-08-08
                 360.                                                  (020).
            [4]  柴敬,袁强,李毅,等.采场覆岩变形的分布式光纤检测试验研                    [14]  G.F S.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produc-
                 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S2):3589-3596.                 tivity[J].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
            [5]  廖延彪,苑立波,田芊.中国光纤传感40年[J].光学学报,2018                     1926, 16( 2) : 271-271.
                 38(3):1-29.                                     [15]  Price D J D S.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s of Science
            [6]  高磊,陈晖东,余湘娟,等.岩土与地质工程中分布式光纤传感                          Policy[J].Nature, 1965, 206( 4981) : 233-238.
                 技术研究进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02):93-99.              [16]  陈志宏.关键词与主题词[J].宁夏图书馆通讯,1983(Z1) :
            [7]  柴敬,张丁丁,李毅.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与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83-85.
                 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32(03):28-37.            [17]  Pritchard A.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
            [8]  王汉熙,胡佳文,郑晓钧,等.中国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专利现状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69, 25( 4) : 348-349.
                 与发展趋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38(03):113-120.          [18]  Subramanyam K.Bibliometric studies of research collabo-
            [9]  董文文,朱鸿鹄,孙义杰,等.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现状及新进展                          ration: A review[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J].工程地质学报,2016,24(06):1088-1095.                     1983,6( 1) : 33-38.
            [10] 饶云江.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                   [19]  李凤英.1989~2002年我国检索期刊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中
                 2017,66(07):158-176.                                  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4,15( 04) :413-415.






                                  中国电信携手华为完成全球首个5G SA网络电力切片测试



                近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与华为在南京成功完成了业界首个基于真实电网环境的电力切片测试,这也成为
            全球首个基于最新3GPP标准5G SA网络的电力切片测试。

                据悉,本次测试基于5G SA电力切片,能够充分利用5G网络的毫秒级低时延能力,结合网络切片的SLA保障,增强电网与电力用
            户之间的双向互动,将因停电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降至最低,本次测试的成功也标志着5G深入垂直行业应用进入到了一个新阶
            段。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詹明非表示:“此次成功测试是在5G行业应用领域基于SA网络取得的突破性成果。5G电
            力切片的深入实验,也将为中国电信在各个垂直行业提供高标准的5G解决方案能力积累经验。”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高昇宇表示:“5G电力切片能够为电网新型业务需求、新型服务模式和新型作业方式提供通信系统
            的重要保障。未来,国家电网希望与中国电信及华为继续深入合作,增强电网末端用户、设备的感知能力,持续推进泛在电力物联
            网建设,为构建具备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助力。”


                华为5G核心网领域总经理邱雪峰说:“5G切片要实现网络的按需定义、快速部署、自动化运营、端到端SLA保障和能力开放,
            核心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华为很早就在5G网络架构演进和切片技术上投入研发,同时积极接触并理解垂直行业,推动网络切片在
            行业市场的应用。此次基于5G SA网络的电力切片测试成功是5G在垂直行业应用的关键里程碑,其成功DNA将为更多行业应用带来借
            鉴作用。”

                本次5G SA网络电力切片测试成功也标志着5G网络的发展又进了一步,并且会助力今后5G的发展。




            54                                         网络电信 二零一九年四月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