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网络电信2022年9/10月刊
P. 35

图5 光通信网络攻击的识别时间                                    参考文献:
                                                                 [1]    邓斌.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光通信组网抗毁技术研究
                                                                      [J].激光杂志,2021,42( 06) : 139-143.
                                                                 [2]  郭忠义,潘珍珍,龚超凡,等.OAM 光通信路由器件研究
                                                                      [J].通信学报,2020,41( 11) : 185-197.
                                                                 [3]    徐文艳,唐涛,段田东,等.可见光通信网络节能资源
                                                                      分配策略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20,28(  7)  :
                                                                      1577-1587.
                                                                 [4]    沈纲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光通信网络应用研究[J]
                                                                      .通信学报,2020,41( 1) : 162-168.
                                                                 [5]  黄堂森,李小武,曹庆皎,等.光通信网络中通信信号智
                                                                      能感知方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9,30(  9)  :
                                                                      924-929.
                                                                 [6]    刘洋,蔡喜平,林朗,等.LED  可见光通信网络与以太
                                                                      网互融技术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9,43(  1)  :
                四.结束语                                                 1-4.
                光通信网络攻击行为具有隐藏性,而一些重要数据经常被                        [7]  吴应明,刘兴,罗广军,等.空间光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
            非法分子窃取,当前方法不能描述光通信网络攻击行为的变化                               进展及架构体系[J].光通信技术,2017,41(  11)  :
            态势,光通信网络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为了有效识别光                               46-49.
            通信网络攻击行为,对各种攻击行为作出相应的预警,提出了                          [8]  郑浩天,季新生,黄开枝.可见光通信网络中遮挡情况下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光通信网络攻击模式识别方法,结合光通信                               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6,42(  5)
            网络向大规模方向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大数据驱动算法挖掘隐                               : 108-112.
                                                                 [9]    许鸿飞,金燊,文玲锋,等.一种基于系统稳态评估的
            藏于光通信网络攻击行为数据中的一些变化特点,通过与当前
                                                                      光通信网络路由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5,(  4)  :
            经典光通信网络攻击识别方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了大数据驱动
                                                                      76-78.
            方法的优越性,为解决复杂多变的光通信网络攻击识别问题提                          [10]  张蓉.基于阈值优先分割的光通信网络冲突解决方法
            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J].科技通报,2015,31( 4) : 175-177




                               5G之后 中国又要在6G网络占据优势了:专利申请占比近50%



                在5G时代,中国公司实现了网络技术的赶超,5G专利是全球第一的,现在多国都在研发6G,中国公司也在抢先布局,最新研
            究显示中国申请的6G专利占了全球近50%,遥遥领先其他公司。


                研究机构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日前发布了《6G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全球有近50%的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其余来自其他国家/地区。

                MRFR预计,到2040年底,全球6G市场将价值3400亿美元。该报告进一步预测,6G市场将在2030年到2040年之间以超过58%的年
            复合增长率蓬勃发展。

                其中,亚太地区将引领全球6G市场发展,由于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越来越重视卫星通信和与该领域相关技术改进,亚太地区
            将在全球6G市场中拥有最大的价值份额;


                其次是北美市场,MRFR认为不断增长的创新需求以及对消费者生活质量的重大影响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推动北美6G市场扩张。
                今年6月份,中国移动对外发布了《6G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提出“三体四层五面”6G总体架构设计,这也是业界首次系统
            化发布6G网络的架构设计。


                按照移动通信技术每10年左右更新一代的规律来看,6G有望在2030年左右迎来商用。

                2019年全球首份6G白皮书《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发布。白皮书中指出,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
            将提升10到100倍。在6G时代,1秒下载10部同类型高清视频成为可能。

                                                      网络电信 二零二二年九,十月                                           5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