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网络电信2021年6月刊下
P. 20
科技创新不停步 砥砺奋进新征程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环绕火星、“嫦娥五号”采 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建立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壮大一批科
集月球物质返回地球、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无人驾驶出租 技龙头企业。二要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
车开始在城市间免费进行试乘体验……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 科创孵化器集群,对科创企业进行梯次培育。
克服疫情影响等冲击,以满满活力书写了值得骄傲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延续执行企业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建议》提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
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 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
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创新引领发展。”在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看来,
“创新”更是被提及了43次,成为高频词。 这种顶格扶持的力度,让科技企业界代表深感暖意,更让他对国
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坚持把 家在核心技术继续取得重大突破充满了信心。
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表示,
发展战略支撑,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国仍存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够突出、企业研发投入不及发达
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我国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夯实基础。 国家、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等问题。
“为了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
大力促进科技创新 投入,二要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三要完善
让企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科技人才引进、评价和激励政策。”马永生说。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八
项重点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提出要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创新之力引领产业升级
在此背景下,多部门正展开新一轮部署。科技部此前表示, 从高铁到太空探索,从新能源汽车到移动支付,中国在科技
将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以企业为主导推动科技 领域的长足进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也促使人们以更
创新,包括在重点领域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企业 加科学的方式思考和实践,进一步释放社会创新活力。
布局科研平台以及共性技术平台,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 创新正持续激发着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物联网为例,
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等。工信部将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创 2020年,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最多、创新开发规模最大的国
新重要发源地,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在国家层 家,占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
面通过3-5年时间培育1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表示,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 企业已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主体,要增强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抢
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培育创新引领的企业,一要完善《高新技 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中国创新之力”带动全球产业
升级的巨大推动力,增强定义产品、市场、商业模式的能力,带
动消费升级。
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以数据中心、5G、人
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跟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
据记者了解,上海市近日公布表示,到2022年要建设100家
标杆性无人工厂、打造1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培育10家世界一流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搭建10家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对此,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上海在标杆性
无人工厂专项行动的推进过程中,预计将新增1万台机器人,拉
动新增投资300亿元,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
降低20%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数字技术是决
定未来的胜负手,将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
用。要加快建立“工业大脑”,推进数字技术在生产领域全面地
应用和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核心要点之一是提振内需,扩大国内
消费,促进国内大循环。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告诉记者,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加快新基建建设,以“新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一年六月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