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网络电信2019年4月刊下
P. 37
基于Φ-OTDR的光纤传感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现状
张智娟,郭文翰,徐志钮,赵丽娟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3
摘要: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Φ-OTDR)
由于其出色的综合性能而成为目前主流的分布式
光纤振动监测方法之一。文章在介绍背向瑞利
散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Φ-OTDR系统的传感机
理,并对Φ-OTD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动态范围
和灵敏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和提高方
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为Φ-OTDR系统实际应用时
参数的选择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
针对现阶段Φ-OTDR技术在海底电缆、周界防护
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Φ-OTDR技术
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与
展望。
关键词:分布式光纤传感;Φ-OTDR;背向瑞
利散射;振动测量
引言 等人利用全光型Er+光纤放大器结合F-P干涉仪实现了线宽小于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3kHz的激光发射,再经过电光调制器(Eom)进行脉冲调制后用
Sensing,DOFS)以光纤作为传感元件与传输介质,通过获得 于Φ-OTDR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干涉效果。2005年,Juarez等人
被测光纤上物理量的变化从而实现传感。自20世纪70年代该 基于Φ-OTDR技术以超窄带宽和低频移激光器作为光源,在12km
技术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具有全尺度连续性、网络智能化、 的传感光纤上实现了振动传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100m。
长距离、大容量、低成本及可以实现嵌入式无损检测等特 2009年,饶云江等人将Φ-OTDR技术和P-OTDR技术相结合,实现
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通信与电力工业等领域中。 了传感距离为14km、定位精度为50m的微扰传感,而后该团队将
随后在1976年,Barnoski等人提出了光时域反射(Optical 双向拉曼运放与超远距离Φ-OTDR系统相结合,通过拉曼放大器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OTDR)技术,该技术是分布 的放大抵消了光纤自身损耗带来的散射光功率损失,实现了超
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基础。具体而言,基于OTDR结构的分布式 远距离Φ-OTDR系统,该系统具有74km的传感距离和20m的空间
光纤技术包括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rillouin Optical Time 分辨率。2013年,安阳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束干涉的分布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技术、相干光时域反射 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在传感光纤长度为5km的基础上,系统的空
(Coherent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COTDR) 间分辨率和信噪比分别达到20m和8.5dB,随着对Φ-OTDR技术研
技术、偏振光时域反射(Polarization Optical Time Domain 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能有效解决基于光纤分布式传感的振动
Reflectometry,POTDR)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提出使得光纤传 监测问题。
感技术蓬勃发展。 本文从对背向瑞利散射的机理分析出发,介绍了Φ-OTDR系
以上技术主要侧重于温度和应变的传感,而在科学与工 统的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然后对现阶段
程应用中振动也是一个重要参量。为了检测振动,1993年, Φ-OTDR技术在海底电缆监测、周界防护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
Taylor等人提出相位敏感的光时域反射(Φ-OTDR)传感技术, 统综述;最后对Φ-OTDR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它不仅能检测光纤损耗和定位断点,而且能感知微弱的扰动,
与传统的OTDR技术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Φ-OTDR系统注入光 一、基于-OTDR的振动测量技术
纤中的光是高度相干的,并且需要光源(激光器)有极小的线 1、背向瑞利散射
宽和极小的频率漂移。1994年,Juskatis等人提出利用Φ-OTDR 光散射是光信号在不均匀介质中传输时偏离原传播方向而
技术进行入侵(振动)检测。随着光放大技术和光纤激光器的 向空间各个方向散射的现象。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比如光在
发展,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使用日益增加。2003年Choi 光纤中传播时会产生布里渊散射、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
网络电信 二零一九年四月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