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网络电信8月刊下
P. 45

解   决  方  案

                                                [3]
             用,标志着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诞生 。第一代移动通                         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宽连接和低延时高可靠四个5G
             信技术(1G)采用模拟式通信系统,将介于300Hz到3400Hz的                   主要技术场景。连续广域覆盖和热点高容量场景主要满足2020
             语音转换到高频的载波频率MHz上,仅实现语音无法实现手机                        年及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也是传统的4G主要技术场
             上网,最流行手机为大块头的摩托罗拉8000X,俗称大哥大。第                      景。
             二代移动通信(2G)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模拟调制进                          低功耗宽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
             入到数字调制,GSM的网速仅有9.6KB/S,开启手机上网时代,
                                                                  表1 5G通信的关键技术指标
             同时2G帮助诺基亚掘起。第三代移动通信(3G)诞生于21世纪
             初期,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支持高速数据传输,3G将有更宽
             的带宽,其传输速度最低为384K,最高为2M,带宽可达5MHz以
             上。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使移动互联网
             变为现实。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诞生于2010年,标志着
             进入无线宽带时代,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
             量视频图像,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
             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第五
             代移动通信(5G)已经成为通信领域里的重点研究对象,传输
             速度可达10Gbps,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十倍到百倍,解决海
             量无线通信需求,将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移动通信发展,同步推动手机革新。从1986年的第1代移
             动网络到2013年的第4代移动网络,这短短的26年间我们见证了
             移动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从大哥大到诺基亚手机,从iPhone
             的诞生到Google  Glass的推出,这些设备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
             验,都在依赖移动网络的支撑。而1G、2G、3G以及现在的4G逐
             渐从简单的通话也已经转换为清晰语音、高质量图片视频传送
                                                [4]
             技术发展,运营商的业务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而更高网速的
             5G也将诞生,未来翻天覆地的移动通信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
             活。                                                  是5G新拓展的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支持地物
                5G网络功能升级将使“万物互联”成为现实。5G将采用包                      联网及垂直行业应用。
             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                             (1)连续广域覆盖:为移动通信最基本的覆盖方式,以保
             型网络架构在内的一组关键技术,以满足各种场景的差异化需                         证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为用户提供无缝的高速
             求。根据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                   业务体验。该场景的主要挑战在于随时随地(包括小区边缘、
             书,5G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                        高速移动等恶劣环境)为用户提供100Mbps  以上的用户体验速
                                                  [5]
             到端时延、流量密度、移动性和用户峰值速率 。其中,用户                         率。
             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和时延为5G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5G                           (2)热点高容量:场景主要面向局部热点区域,为用户提
             面临的挑战见图2所示,5G关键技术指标见表1。从移动互联网                       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1Gbps
             和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业务需求及挑战出发,可归纳出连续                         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和数十Tbps/km2的流量密度
                                                                 需求是该场景面临的主要挑战。
             图 2 5G通信面临的挑战
                                                                     (3)低功耗宽连接: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
                                                                 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
                                                                 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这类终端分布范围
                                                                 广、数量众多,不仅要求网络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
                                                                 足100万个/km2 连接数密度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证 终端的超
                                                                 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4)低延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
                                                                 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这类应用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
                                                                 指标要求,需要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
                                                                 业务可靠性保证。
                                                                     2.物联网前景广阔,5G将有望2020年进入商业化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
                                                                 力,将为5G提供广阔的前景。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移动通信业
                                                                 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深刻影响着人们工

            64                                         网络电信 二零一七年八月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