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网络电信2016第9期
P. 43

解决方案

元和多站点相互配合需要时间,总的工程周期大约为:1月+3月            •设备功耗和设备本身相关,一般由厂家提供设备的功耗标
+1月+51天/站点=200天。                   准数据,以及本次项目准备投入的设备的功耗表。除当期功耗
                                   分析外,还需要预测3~5年后容量扩展带来的功耗变动,以及
      新设备启用的成本估算方法为:人力或资源成本×配合天    下一个技术演进周期的功耗预测。
数。
                                         •引入新供应商会导致培训费用显著增加,相比于原供应商
      (3)业务部署和运维的TCO分析引入新供应商,会带来业  的系统更新带来的培训需求,相关培训费用预算更大。特别说
务部署和运维上的差异,同时由于新老供应商的共存情况,业        明的是,即使供应商在竞争环境下采用激进的商务策略,给予
 图4 从新设备安装、调试和集成到设备运输到库房的时间估算      超低的培训报价,仍然无法清晰地测算出运营商为此付出的相
                                   关人员的劳务费用。
务部署和运维的复杂程度和TCO可能远大于估算,我们将从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                                  •项目成功要素中的进度因素,维护人员和新产品新方案的
                                   磨合带来的其他风险,这些因素和风险往往难以测算。即使采
      (a)业务部署TCO分析                 用运维托管模式,上述风险通过收益分享方式转移给供应商,
      新的供应商和现网供应商共存或暂时共存的阶段,必然带    并通过供应商的主动运维提升效率,上述风险也并未能消除。
来双倍的部署工作量。另外,两个供应商在业务部署中存在协        由此可知:引入新供应商,培训费用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同问题,如图5所示,红色部分是引入新供应商后增加的流程。
两个供应商的业务协同工作由运营商负责,当两个供应商的业              运维阶段的TCO分析包括专业管理服务和备板备件两部分。
务协同不成功的时候流程需要回溯直到成功为止,这个过程需              •专业管理服务成本。依据设备特点,专业管理服务的TCO
要增加开发和确认的成本,以及进度延误等隐性成本。           分析主要包括故障定位服务、软件升级服务等。和业务部署类
      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业务部署的准备周期,包括需求获    似,在同样的服务范围下,运营商要求新供应商以更高的运维
取、需求评估、需求开发以及需求确认4个环节。而多个供应商       效率提供更低廉的专业服务。但在两家供应商并存的情况下,
共存情况,则增加了“多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协同”环节,以及        一般来说,不同于分区域建设原则下无线厂家之间的协同成本
可能的需求二次开发,使得总周期大约增加1/3甚至1倍。若单      偏低的特点,核心网往往有难以预测的协同成本,至少在搬迁
个供应商的中小规模的业务部署准备周期按3个月计算,两个供       过程或两家供应商并存期间,两家核心网的专业服务的总成本
应商的业务部署周期则需要4~6个月。                 往往高于单家核心网,相关分析可参照“业务部署”中的相关
      业务部署的总体资源和时间消耗计算如下:          部分。
      •运营商的人力资源。单一供应商的业务部署需要工程师3         •备板备件成本。备板备件成本一方面和设备有较大相关
人/月,两家供应商则需要8~12人/月。               性,如设备间不能共享板件将增加当期以及未来备板备件的采
      •业务部署周期。单一供应商的业务部署时间需要1 周,两  购成本;另一方面,若设备的平滑演进方案不佳,同样会增加
家供应商则需要2周。                         未来演进到新设备时的备板备件成本,因此这部分成本分析,
      • 业务部署对应的人力资源。单一供应商的业务部署时间   需要供应商提供当期和演进各阶段的备板备件产品配置和报价
 图5 多供应商的业务部署准备流程                  情况。另外,和单供应商相比,多供应商场景中,每个供应商
                                   承接的网络规模变小,即单一供应商承接的大网络被拆分为多
                                   个小网络,由不同供应商交付,因而备板备件成本一般会上
                                   升,而且一旦某个供应商退出网络,其备板备件成本将成为运
                                   营商的沉没成本。然而,供应商策略在备板备件成本分析上并
                                   非总是占劣势,比如供应商选择存在区域化需求时(包括服务
                                   和运营的区域化),备板备件则也需要匹配这个要求,即只向
                                   单供应商采购备板备件。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策略并不会因为
                                   设备共享带来更低的成本,反倒是因为供应商数量不足而失去
                                   议价优势。

需要1人/周,则两家供应商需要4人/周。                   结束语
      (b)运维TCO分析
      运维TCO分析包括运行和维护两部分,而运行部分又包括设        近年来,TCO分析已经成为供应商必备的决策工具。在文
                                   章中,我们基于无线核心网的项目实践,将客户需求融于TCO分
备功耗和培训费用。                          析,提出了核心网TCO模型和度量方法等,并对新设备商引入场
                                   景下的TCO决策进行重点探讨。希望能为运营商和设备商的核心
                                   网从业人员提供TCO分析方法,以便在核心网设备选择时有更多
                                   的参考依据。

                                         除在引入新供应商的场景深化定量分析外,我们还可以针
                                   对新建网络、网络替换改造等其他场景作TCO分析,这些都可作
                                   为继续研究的课题方向。

52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六年六月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