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网络电信2016第9期
P. 39

解决方案

  图3 未来IP城域网目标架构                                                         引导至NFV云。
                                                                               由于现阶段NFV技术基本还是利
技术,通过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AN,
VxLAN)技术灵活部署与用户位置无关的各类增值业务;城域网                                           用IT设备对现网专有设备的改造和替
内主要有两类云:NFV云和IDC云(即本地数据中心)。未来IP                                          换,各厂家仍旧提供的封闭式解决方
城域网目标架构如图3所示。                                                            案,尚无统一的虚拟化平台、管理和
                                                                         业务编排系统等,因此需把握投资
      (1)NFV云。NFV云基于统一的标准化硬件、虚拟化平台以                                      节奏,可组织多厂家进行试点,随着
及SDN管理和业务编排系统,集中部署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SDN/NFV技术的成熟和标准化进程,
(vBRAS)、虚拟缓存系统(vCache)、虚拟防火墙(vFW)等业                                      再逐步扩大NFV云规模和功能,增强
务功能。                                                                     自动化控制手段。

      NFV云主要定位为提供策略配置复杂的增值业务,如电信                                               (2)城域接入汇聚层引入
aWi-Fi业务等;为签约Service Chain业务的用户提供差异化、                                    DCSW。虽然单用户平均接入带宽在不
定制化服务等功能。                                                                断攀升,但2~3年内城域接入汇聚层
                                                                         仍具有较好的汇聚收敛作用,特别对
      为平衡网络、建设成本以及网络性能等因素,NFV云应部署                                        于采用二平面/双边缘网络架构的IP
在有一定扩展空间的电信核心机房,一般位于汇接局层面,互                                              城域网来说,可极大的节省业务控制
为负荷分担和灾备。未来本地IP网NFV、核心网NFV、传输网NFV                                        层的端口投资。同时,现网大部分业
等将共用NFV云的IT基础设施。                                                         务控制层设备均为40Gbit/s及以下平
                                                                         台路由器,只能采用N×10Gbit/s以
      (2)IDC云。IDC云可分为电信公有云和企业私有云,主要                                      太网链路(从投资保护的角度考虑,
定位于为本地政企客户提供混合云服务,以及为流量大、实时                                              建议N≤8)上行城域网CR,当业务控
性要求高的CP/SP服务等。                         制层上行带宽产生瓶颈后,可通过汇聚交换机分流至不同的业
                                       务控制层设备,从而有效延长小容量BRAS的使用寿命,割接工
      在网络转发层面,城域网CR引入大容量集群设备;城域        作量也比较小。
网接入汇聚层规模引入SDN交换机(兼作VxLAN交换机),双挂              DCSW可解决目前接入汇聚层单点故障的问题,且具有端口
城域网CR和NFV云,SDN交换机可以新建,也可以通过现网DCSW      资源丰富、维护简单等优势,在部分省份已得到广泛推广。在
(数据中心交换机)或业务控制层设备演进而来。                 有传统HJSW(汇聚交换机)新建、替换的大容量局点,可逐步
                                       引入DCSW,对传统HJSW采取1:N替换。由于DCSW可覆盖的OLT
      (2)过渡阶段                          (光线路终端)数量明显增多,为减少VLAN(虚拟局域网)调
      ①建设小型NFV云。小型NFV云主要定位为承载总体流量较     整的工作量,可先将2台DCSW虚拟成1台交换机,再虚拟成N台交
小、控制功能复杂、策略频繁修改的业务,如aWi-Fi、绿网等         换机使用。
业务;当现网BRAS出现故障或容量不足时,作为现网物理BRAS              采用DCSW替换下来的HJSW可供全网调配,严格控制传统
的备份或冗余。                                HJSW建设规模。现阶段传统汇聚交换机仍汇聚了大量以GE链路
      小型NFV云旁挂城域网CR(核心路由器),aWi-Fi、绿网等  上行的OLT设备,考虑到充分利用DCSW单槽位容量,一定时期内
业务流量通过三层MPLS VPN(MPLS虚拟专网)或VxLAN隧道技术
                                         图2 云管协同的分布式网络架构

48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六年六月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