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历经砥砺的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信息通信业界以开山劈石的奋斗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支撑,中国也逐步跻身网络大国、通信强国之列。
作为信息通信国家队和主力军,一代代武邮人以心血和智慧筑就今日发展之基,为今天我们“身居斗室、联通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栏即日起选登“追忆旧时光 亲历大发展 畅想新时代”部分优秀征文(排名不分先后),以期记录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坚实的脚步,记载曾经的荣耀,鉴镜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荣幸
——有感于从第一根光纤到光纤遍达千家万户
离退休老同志 田立人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伴随着发生一件或几件引以骄傲的事件。作为经历了武汉邮科院跨越半个多世纪发展的我们,最大的骄傲也是最大的荣幸就是我们看到并亲自参与了光纤通信的几乎全过程。看到了从第一根光纤的诞生到光纤遍达千家万户的跨越。有幸在有生之年看到了“FTTH”(Fiber To The Home) 这个当年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的完美实现。
1966年当中国还沉浸在“革命”的狂热之中时,一位名叫高锟华裔物理学家发表了一篇永载史册的论文《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
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在当时许多人看来,真是匪夷所思。然而就是他这个建立在严谨科学理论和实验验证基础上的构想却带来一场颠覆性信息通信革命。
1971年,世界上第一条1公里长的光纤问世,第一个光纤通讯系统也在1981年启用。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2000年他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一批有志青年就开始紧盯这个目标,誓以毕生为之奋斗,武汉邮科院因运而生。一个领域仅与世界相距几年起歩,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1975年以赵梓森为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土法上马研制成功第一台拉丝机,从而诞生中国人自己拉制的第一根光纤。就是这根光纤点亮了一缕希望之光,光通信的烽火就此点燃。
1978年4月,邮电部在武汉召开了“78.4”会议,正式确立我院主攻光纤通信的大方向,提出“三年突破,八年应用”的目标。
在“78.4”会议的鼓励下,我院的攻关形势突飞猛进,光纤衰耗迅速降到5db/Km,一批光电器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单模激光器和雪崩探测器初战告捷。
1979年至1980年,
我院光通信基本技术取得全面突破。
光纤:已经可以制造出损耗仅为0.29dB/Km长波长标准光纤;
光电器件:激光器、发光管、探测器都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同时与美藉华人谢肇金博士合资成立“长江激光电子”公司,研制与生产长波长激光器件;
系统与设备:研制成功120路8Mb/s光端机,并在院内建立了5.7公里架空光纤通信实验段,综合反映了我院光通信的实力,奠定了我院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八二工程”:向实用化进军
—我国光通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2年,建成13.3公里,120话路,跨越长江、汉水,贯穿武汉三镇,连接四个市话分局的实用化试验工程,标志着我国光通信已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八二工程”有效解决了市话紧张局面,让老百姓从“拨盘通话”升级到“按键通话”。
市话战略的升级,
让长途干线突破变得更加迫切。
长途干线的关键就在一个“长”,因为“长”,就要求光纤有更低的衰耗,要求光源发出的光更强,探测器更灵敏;还是因为这个“长”,系统需要“中继接力”,中继站无人值守,需要完善的监视控制系统。
然而,这一个个问题难不倒邮科院人。1984年,拉制出衰耗达0.4dB/s的单模光纤,光电器件方面研制出长波长激光器组件和探测器组件,达到当时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在系统设备方面,1986年研制成功140Mb/s 1920路单模长波长光电端机,并配备了用微处理器实现的长途干线光缆通信集中监控系统,使长途干线光通信系统的实现水到渠成。
1987年至1990年期间,共完成了武汉-荆州,扬州-高邮,合肥-芜湖等多个国家示范工程。1991年,又投入到全长3046公里的140Mb/s京汉广架空光缆工程中。1993年6月全线开通。可以说这是邮科院的第二个里程碑。
从此,邮科院的工程在全国遍地开花。
此后又完成了多波长复用(WDM)系统的研制。从1994年开始向同步数字系列(SDH)转化,逐步完155Mb/s,622Mb/s,2.5Gb/s,10Gb/s…等设备的研制,从而向更长(距离)、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系统阔步前进!
同时,光接入网蓬勃发展,FTTB、FTTO、…FTTH一个个耳熟能详目标一一实现,当年不可想象的是通达千家万户的带宽竟可达千兆。
如今,邮科院制造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系统设备已跨洋过海,遍布全球。
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仰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充满了好奇、神秘与渴望,如今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历害了,我们的光通信!
这一切的成功背后有多少人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我仿佛又看到深夜仍然灯光通明的实验大楼,又看到工程开通人员在荒郊野外窄小的中继站点,忍受饥寒劳顿,蚊叮虫咬。有人大年初一还在实验室奋战,有人带病坚持工作,晕倒在实验室…
光通信的大容量对互联网爆炸式增长的作用有目共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更是威力无穷,日新月异,极大的改变着世界,这一切都离不开于光通信的神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根光纤改变了整个世界!
然而,一根光纤的影响力和对现代社会的推动力,远远超越了当初人们的想像。可以说邮科院和它的第一根光纤造就了大光谷,大光谷造就了大武汉的复兴,成为中国崛起的典范之一。
我们可以毫无愧色的说,我们为武汉的复兴及中国的崛起作出了我们的贡献,对方兴未艾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出了力。我们为此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些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来源:
企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