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网络电信2024年10月刊
P. 48
为明显。 作中具有实践意义。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容器编排与调动的作
2.3 全光交叉技术 用,不断提高算网资源编排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底层
网络带宽速度的不断增加,核心业务调度节点对单节点交 基础设施,对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采取异构计算资源、网络
资源优化和管理的方式,达到去中心化的目的,在统一服务平
叉调度容量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采用超大容量全光交 台建设上提供有力支持。算力网络可以对业务、平台展开建模
叉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超大容量的全光交叉调度技术的管 与编排,对业务运行以及平台处理,使得算力和网络化有机结
理水平、集成度效果好,也更具优势。光交叉线路在维护扩展 合与连接,形成资源高效共享。由于算力网络具备资源异构化
方面容易造成内部连纤数量的增长,人工连纤成本、错连率增 的能力,因此可以采用轻量化K8S,提高算力资源的调度水平和
加。采取光背板以及光纤连接和新型全光交叉节点结构,能够 调度效率。为更好展开调度工作,在泛在算力资源建模时,需
极大满足容量调度节点运维要求,达到大容量、超高速系统平 要借助模型对算力资源展开映射,使得业务层的理解达到零散
滑演进的效果。利用超大容量全光交叉技术能够在空间上节省 算力效果,为算力网络调度提供支持和保障。根据算力需求展
60%以上,光纤连接数量降低的基础上,功耗也随之降低。单子 开等级的划分,为设计人员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参数依据。
架支线路间以及线路维度间可达到零手工连纤的目的。有效解
决机房能耗过高问题。除此之外,全光交叉技术可采取多种方 2.6 承载与转发技术
式达到较高的集成度,显著降低功耗的基础上,提高光纤组网 作为智能IP网络,IPv6+可达到算力网络组网,升级用户
调度水平,方便业务开展[2]。 体验,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采用网络切片的方式借助
网络感知技术,解决感知业务需求,避免算力和服务之间出现
对于超大容量全光交叉技术来说,采用光背板以及光纤 匹配性难题。有利于业务网关的下沉,对算力网关实行流量转
连接盒的新型节点结构,当器件维度增加时,线路的可调维 化,扩展编程空间。积极开发网络切片与业务链技术,展开信
度、交叉容量也随之提升,维度扩展性能良好。与此同时,良 息业务部署的同时,为算力网络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确保资
好的集成度以及可维护性也是超大容量全光交叉技术的优势之 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有机结合,全局优化算力网络。集中技术
一,达到波长级的路径可视,在光物理路径、光波长以及光功 优势,以数据中心软件集中调度性设计,对协议进行合理、科
率的在线检测上表现良好。对波长信息资源快速识别以及波长 学扩展,运用已有IP展开分布式协议,分发算力信息,为调度
路由可视、错误排查以及波长全面梳理应用场景中能够得到广 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助力。
泛的应用。利用光开关矩阵可实现高维度端口交叉调度应用能 传统网络设备主要采取转发、控制的方式实现一体化工
力。全光算力锚点作为光网和算力业务的衔接点,以全光算力 作模式,但该种方式极易产生芯片功能固化的弊端。为此,应
为主,运用多样化的接入手段,可延长光网络延伸,提供光连 采取现代化的可编程数据包解决编程语言设计问题,促进网络
接服务,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算力资源。为确保业务承载的灵活 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与此同时,定义数据处理流程和改进设
性,满足多业务、低延时的差异化需求,光网络业务属性应增 计,采取架构处理的方式,使得协议中的内容能够实现高效运
强。在OSU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不同速率算力业务承载效果,提 行。利用可编程芯片技术能够达到算力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升光网络业务感知能力。全光算力锚点支持多维度、多方式的
算力业务,将锚点转为OSU管道中,提升管道的刚性。与此同 3 算力网络发展趋势
时,全光算力锚点在引入业务流标识后,大数据模糊匹配识别
技术可达到不同品质的业务要求,并将其分流至承载管道中,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随着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场景
为其提供差异化的承载服务。 的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分。新技术、新科技以及产业的不断变革,以算力为核心的生
2.4 开放光网络技术 产力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内容。算力网络在连接用户、数据方
现阶段,多数的光网络以传统封闭系统为主,网络硬件设 面表现良好。目前,算力网络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计算和
备、控制软件都属于同一厂家,软硬件的耦合性较强。伴随网 网络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算网服务。近年
络业务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封闭式系统存在的制约性较强且无 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算力也
法对下层网络应用展开分析和研究,为此,光网络需要改变传 逐渐向着泛在化、多样性的趋势发展。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统的封闭式系统,满足现代化的光网络需求。SDN技术的大规模 算力网络对一网多云、一体化供给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以算力
应用与崛起,网络开放、解耦成为推动产业创新、降低建设光
网络成本的主要方式。进一步开放光网络有助于实现南北接口
和运营商统一管理和控制,开展协同编排,从而构建多供应商
开放组网全光底座。在实现业务创新、促进产业生态方面有着
积极的意义,为算力网络提供低成本的算力输送服务。在开放
光网络总体架构上,主要分为电层设备、光层设备以及管控平
台。当前,专线设备、光互联DCI波分以及5G前波分设备开放组
网部署上,可应用于多个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公司中[3]。
2.5 编排技术
算力网络在计算、存储以及传输功能上有着良好的表现和
积极的作用,采用云原生技术在展开业务逻辑以及资源解耦工
网络电信 二零二四年十月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