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网络电信2024年10月刊
P. 39
a)光电跨层协同算路:在光+电协同算路中,首先引入光 数据搬运,从而使链路通量无限逼近物理链路带宽。
层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实时、高精度反映BER/OSNR/PDL/SOP/非
线性/色散等光学物理量变化的数字光底座,在线评估预开通波
长链路的可达性。基于数字光底座,引入光电联动智能规划算
路、光电交叉同步配置、光系统自动调测、光性能自动均衡等
管控自动化技术,实现光传输L0/L1层协同算路,即根据业务
SLA自适应选择线路速率、码型、谱宽等参数,自动计算出满足
时延、业务可用率要求的工作、保护光链路(见图10)。
图10 光电协同算路示意
b)光电交叉同步创建:光交叉、电交叉同步打通,业务一 4、总结
次性创建,无需分步骤等待(见图11)。
长距离RDMA作为新一代广域高性能算力互联的一种技术,
图11 光电交叉同步创建示意 是业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该技术的技术标准和产业生态
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结合新型全光网络架构提供的超大带
宽及确定性体验特性,持续优化RDMA协议。同时,考虑RDMA协
议层与全光网络物理层的上下感知联动,以实现超长距离下的
高吞吐量无损传输。
图13 采用OTN承载高通量RDMA广域无损传输示意
c)自动调测一键式开通:OCH创建后光层自动调测,在线 参考文献:
自动化插损预置,无需人工干预,业务自动打通(见图12)。
图12 波长调整示意 [1]MACARTHUR P,RUSSELL R D.A Performance Study to Guide
RDMA Programming Decision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3.3 高通量RDMA广域无损传输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Data,and Analytics.IEEE,2012.
为解决当前广域网数据传输存在的问题(即采用TCP传输协 DOI:10.1109/HPCC.2012.110.
议导致物理链路传输通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问题)和业务节点
因网络转发大量消耗CPU算力的问题,建议采用RDMA传输方式替 [2]I.T.Association.Infiniband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换TCP传输方式,以实现高性能算力互联(见图13)。 volume 1 release 1.2.1annex A17:RoCEv2,2014[EB/OL].[2023-12-
利用OTN网络零丢包、稳定低时延、大带宽的承载品质,通 02].https://cw.infinibandta.org/document/dl/7781.
过RDMA长距离无损流控技术、端网协同感知,配置最优业务参
数等核心技术方案,使RDMA传输协议可应用于广域网下的海量 [3]ZHU Y,ZHANG M,ERAN H,et al.Congestion Control
for LargeScale RDMA Deployments[J].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2015,45(5):523-536.
[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全光运力研究报告
(2022年)[EB/OL].[2023-12-02]. http://www.caict.ac.cn/kxyj/
qwfb/ztbg/202302/P020230217517703022811.pdf.
网络电信 二零二四年十月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