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网络电信2023年4月刊
P. 23
光 通 信
图2 海底光缆部署距离数据(来源:Submarine Telecoms Forum)
三、我国海洋光通信网络发展现状
我国于1989年开始投入到全球海底光缆的投资与建设,并
于1993年实现首条国际海底光缆的登陆(中国和日本之间C-J海
底光缆系统);1997年,我国参与建设的全球海底光缆系统FLAG
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也是第一条在中国登陆的洲际海底光缆;至
2000年亚欧海底光缆上海登陆站的开通,我国已实现与亚欧33
个国家和地区的联接。当前,我国与全球联接的海底光缆包括
6个入口(登陆站)和9条海底光缆(见表1)。登陆站设立在4个城
市,分别是山东青岛登陆站、上海崇明登陆站、上海南汇登陆
站、上海临港登陆站、广东汕头登陆站和香港登陆站。
若保守估计,按海缆25年寿命计算,除去已经升级扩容的
海缆系统,未来几年经过我国的海缆大多存在扩容升级或更换
持续增加。据TeleGeography数据显示,2018—2024年的全球带
宽需求将保持40%的年增长率。其次,海洋光通信网络相关技术 需求。2014年年底,中国核准了由中国主导的新太平洋(NCP)国
际海底光缆工程,于2019年已投入使用。从2015年开始统计,
不断发展,已成为海洋光通信的主要技术驱动力,如单波长传
输速率已从最初的2.5Gbit/s发展至100Gbit/s、200Gbit/s,甚 通过中国境内及与我国投资建设相关新建海底光缆长度超过10
万公里,这些海缆也陆续开始投入运营。未来几年,国际海洋
至400Gbit/s。在部分地区的海洋光通信网络容量已经饱和的情
况下,新技术能更好地满足网络带宽的需求。 光通信网络建设有望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另外,随着各国对连接需求的不断提升,很多国家已将互
联网带宽和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海洋光通信网络作 四、海洋光通信网络标准化进展
海洋光通信网络国际标准主要由ITU-TSG15Q8工作组负责相
为国际间通信传输的主要手段,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特
别是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下,沿线国家纷纷积极响 关技术标准制定,且标准体系较为完善。国内海洋光通信网络
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GB)、通信行业(YD/T)和电子行业标
应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2.3 多种投资建设和运维新模式的涌现 准(SJ)组成,但较多标准发布已有十多年,已不符合当前技术
发展现状并亟待完善更新,相比国际标准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海洋光通信网络的建设模式和运
维模式不断演进并出现了多种创新模式。 4.1 国际海洋光通信网络标准化进展
ITU-T SG15 Q8工作组共分为14个系列标准,对海洋光通信
(1) 大型互联网企业出于全球业务部署需求,已不满足于
海洋光通信网络和海缆的租用,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海洋 网络的海底及陆地光缆特性指标和测试方法、不同类型系统特
性和前向纠错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标准化工作(见表2) 。
光通信网络建设项目中。
(2) 中国运营商在国际海洋光通信网和海缆的投资建设方 随着海洋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相关国际标准的更新
主要集中在 Open Cable 建设新模式、系统传输性能和评价指
面积极主动性增强。
(3) 网络合作建设运维模式日趋灵活,出现一站式建设( 标、一般特性和术语定义、监控要求等方面。
( 1) G. 977. 1 中对系统建设的岸上部分和水下部分设备
Turn Key) 、共建共维(Open Cable) 、空分复用(SDM) 等为代
表的新建设方案以及按照容量划分、纤芯划分等多种使用方式 解耦组网、不同供应商的线路终端设备灵活接入、系统升级扩
容等方面内容进行更新。
[3]
。
表1 在我国登陆的海缆和登陆站
38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三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