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网络电信2022年4月刊
P. 30

空间飞行器中可见光通信系统布局及性能分析



            路国祥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传统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研究考虑的场景规则比较固定,比如选用5×5×3的房间模型。
            为丰富可见光通信的利用场景,更加贴合实际需要,建立空间飞行器非规则场景,考虑长度的变
            化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为节省能量,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灯源布局,动态分析灯源数目、每个灯珠
            功率与飞行器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合适方案。以往研究中每个灯珠功率通常为0.02W,当长度
            变化时就要增加灯源数目但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如长度为5m,每只灯珠功率为0.02W时,所需功率
            为360W,但信噪比有效区域只有88.32%,不能满足需求。新方法不需要增加灯源数目,只需将灯
            珠功率调整为0.022W,所需功率即为316.8W,相比之下节省12%的功率,有效节省了能量,避免了
            能量浪费。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空间飞行器;通信系统布局;遗传算法






                一、引言                                             性。然而现实生活中房间不像正方形那样具有高度对称性,这
                可见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完美地          是研究中没有考虑到的。因此,可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对非
            将光通信技术和越来越成熟的半导体技术相结合,具有安全性                          高度对称房间进行研究。
            可靠性高、电磁干扰小、绿色环保、可利用带宽资源丰富、能                              2011年,光通信领域科学家Lee等         [5] 通过对多次反射下的
            量转换效率高等特点,是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热点                  [1-2] 。早在21   冲激响应曲线及不同材质构成不同的墙面反射系数进行分析,
            世纪初,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就由Tanaka等             [3] 科学家提出,正       深入研究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反射信道。最终依据前人科学
            是这些模型有力验证了白光LED(LightEmittingDiode)灯可作               家研究成果,根据反射信道公式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经过多次墙
            为可见光系统通信设备。                                          面反射之后接收机所能接收到的总功率              [6-7] 。
                2004年,Komine等  [4] 研究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布局多                  2017年,一种圆形布局方案由王加安等            [8] 提出,这种方案
            光源情况下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后续“四灯模型”一直是经                          可使用较少个数的LED灯达到能量损耗最小的效果。同年,赵梓
            典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布局方案。美中不足的是这种经典的                          旭等  [9] 提出一种新的场景,即在特种车内对可见光通信系统进
            布局模型有很大局限性,它要求房间具有高度对  XCGHJKL;/称                    行分析,提出三角形结构等5种光源分布方案。


                                                      网络电信 二零二二年三,四月                                           4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