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网络电信2022年1月刊
P. 40
高军诗:光纤技术与光传输技术的发展
演讲嘉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线所所长 高军诗
C-band,色散位移光纤的色散系数太小或可能为零,可对密集
波分复用(DWDM)系统引起较大四波混频非线性效应影响。
G.655光纤和DWDM光传输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光传输技术进入DWDM时代,光纤非线
性效应成为限制WDM技术应用和限制传输距离的因素。一种在
1550nm工作波长具有较小正色散或负色散的光纤,被称为非零
色散位移单模光纤,ITU-T命名为G.655光纤。其中优势是避免
了G.652光纤1550nm波长色散大引入大量色散补偿光纤,以及
G.653光纤在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为零造成的四波混频非线
性影响。劣势是,因在1550nm处色散较小、且有效面积不大,
G.655光纤非线性效应仍较大。
陆地光通信光纤发展历程
80年代G.652,PDH产品开始规模使用,80年代后G.653,1994
年SDH逐步成为传输主力设备,1996年G.655,1998年25GWDM系
统,再到目前的G.654.E,超100GWDM系统。
G.652光纤和单通道低速光传输技术
传输系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光传输系统速率PDH565Mbit/s、
SDH622Mbit/s;
上述系统为衰耗受限系统,色散容限大。
G.654.E光纤和相位调制相干检测
超高速DWDM(100G、超100G)技术:偏振复用调制、相干
接收,且链路不需色散补偿;OSNR指标要求大幅提高,从而要
求提高发射入纤功率,进而造成非线性噪声成为系统传输的主
要限制因素之一;需要引入GOSNR,来衡量链路性能。ITU延伸
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海底光缆光纤的范围,提出G.654.
E光纤;G.654.E光纤,在1550nm范围衰耗最小,有效面积大,色
散系数较大,有利于降低光纤非线性对系统的影响。
陆地光纤
G.652标准单模光纤1980年研制成功,1984年成为ITU-T标
准,几经修订,并增加低水峰和低PMD品类;G.652光纤最小衰
减点位于工作波长1550nm处,该点的衰减仅为0.2dB/km左右,
但该点的色散系数较大,约为18ps/nm.km。
G.653光纤和单通道高速光传输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把零色散波长从1310nm移到1550nm
的色散位移光纤,ITU规范为G.653;G.653光纤的特点是在
1550nm工作波长处同时实现衰减和色散都最小,避免了高速
单通道传输系统的色散受限;然而,在1550窗口,特别是在
38 网络电信 二零二二年一、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