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网络电信2021年11月刊下
P. 17
布局量子通信产业,运营商如何着手?
王艺儒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战略与产业研究所
摘要:量子保密通信是量子通信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已进入初步产业化阶段,本文
主要研究关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
一、量子通信产业现状及趋势判断 形成太大市场规模。而中游核心设备制造环节是整个量子通信
判断一:我国量子通信产业链基本实现全系统国产化,行 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研发难度也相应最大,先后出现以国盾量
业进入壁垒高企,核心设备制造商新翘楚具有投资合作价值。 子、问天量子、九州量子为代表的量子通信企业新翘楚,呈现
我国新技术研发大多呈现跟随式发展,量子通信是为数不 寡头格局。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化推广前期,核心设备制造商将
多从基础研究起步的新产业。目前来看,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 率先获益。
处于世界前列,产业化节奏先于欧美,产业链基本实现自主可 从技术壁垒及投资价值综合来看,核心设备制造环节附加
控。但由于产业链整体,尤其是核心环节进入壁垒高企,当前 值空间可观,但躬身入局难度较大,理性投资是优质的布局方
参与企业数量较少。 式。2018年年初,韩国运营商SKT投资6500万美元拿下量子设备
一是人才壁垒高企。量子通信是一种颠覆经典物理学的新 制造商IDQuantique超过50%股权,德国电信随后也成为其第三
型通信技术,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暂时缺乏,难以输出专业的高 大股东。2021年5月,中国广电战略投资国科量子通信,国科量
层次人才,同时,技术研发也需要光学、电子学、材料学、探 子通信是由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
测技术和集成技术等多专业方向的学者协同创新,企业也难以 创新型企业,专注量子通信核心设备研发制造。
快速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人才梯队。 判断二:量子通信网络将同传统通信网络融合发展,传统
二是技术壁垒高企。量子通信产品从研发到市场化再到规 通信产业中的主导企业仍占优势
模应用,需要经过较长周期的测试、验证和实践检验,前期需 量子通信网络需要以现有的光纤通信为基础,配置量子交
要大规模资金投入,初创企业难以负担,目前主流企业多脱胎 换机、量子路由器等核心设备,开辟单独的传输通道以确保量
于高校科研机构或由集团型企业孵化而来。 子通信的稳定性。因此,量子通信与现有通信技术并非替代关
三是资质壁垒高企。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更多面向政务、 系,二者将应用互补融合发展。
军工、金融等领域,相关产品进入这些领域,需要经过严格的 量子通信的网络层由传输网络和系统平台两部分构成。传
认证检测并取得相应资质。以量子密钥分发设备QKD和量子随机 输网络的建设同光纤通信相似,包含国家骨干网、省际骨干网
数发生器QRNG为例,国盾量子和九州量子是国内首批且唯二通 和城域网三个层级,可直接依托现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由于
过商密检测并取得检测报告的企业。 核心设备的不同,传输网络的运维同现有通信网络有所不同,
从投资价值看,上游元器件与传统通信领域相同,中游传 暂未形成巨头主导的局面,新兴量子网络公司、传统通信设备
输干线环节可依托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这两个环节的企业与传 商、运维商均参与其中。由于量子通信的建维对于方案的经济
统通信产业差异不大,除了玩家本身扩大业务规模外,外部投 性、项目的快速交付以及业务连续性均有较高要求,只有具备
资价值相对较小。下游行业应用领域,量子通信专网已在党政 相当的行业经验,才能够科学合理地配置方案,实现现场快速
军、金融、电力等领域初步商用,但仍未显现优质玩家,难以 部署,并高效解决网络运行故障问题。因此,传统通信产业链
锁定投资目标,同时,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量子通 中的设备制造商、运营商仍占较大优势。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
信市场规模结构中,量子通信应用仅占13.8%,且中短期内不会 推动了长三角城市群量子保密通信的干线网络建设;2020年11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