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网络电信2021年9月刊上
P. 20
光 通 信
图 8 MPO/MTP-LC 分支跳线
可以满足1U配线架96通道设计;12芯MTP/MPO-LC超高密度 括EIA/TIA-604-5 FOCIS 5和IEC-61754-7。
光纤盒可满足1U配线架144/192通道设计。
性能参数:整个光纤盒(内含MPO-LC光纤跳线)的超低损 八、光纤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品质,总损耗值可达到0.35dB以下(内部光纤长度0.4米左右, 1.OM3、OM4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
光缆本身损耗可忽略不计)。 从多模光纤发展历程来看,1G是一个多模光纤技术的分水
运用场景:把MTP/MPO连接器转化成LC连接器,通过LC连接 岭,1G以前绝大部分采用LED的光源,这样它的传输距离比较
器的分配与对应的LC型交换机连接传输数据。 短,它得到的应用是有限的。但是从1G到10G,全部都采用VCSEL
(3)MTP/MPO-LC分支跳线 激光光源,这样把多模光纤应用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包括在以
优点:可使用12芯或24芯规格的MTP/MPO连接器;可满足8 太网的传输技术,都是基于激光光源的多模光纤技术上发展
芯、12芯和16芯、24芯通道的设计要求。 的。应用于存储传输协议的光纤通道从2G到4G,到8G,到16G不断
性能参数:2米长度的整根跳线(MPO+LC连接器)的超低损 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多模光纤在整个通信领域里面有非常好的
品质,总损耗值可达到0.35dB以下(跳线长度需增加光缆本身 一个发展趋势。
损耗)。 我们可以预测今后的光纤布线技术的发展趋势。下一代光
运用场景:产品灵活运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之间的光 纤技术发展我们认为主要是四个部分,第一,带宽越来越高,
互连、短距离的机架或机柜之间数据连接、或者将1个100G 第二,是密度,这是一个布线系统不可回避的问题,越是高度
QSFP28 SR4光模块连接到4个25G SFP28 SR光模块。 的密度能够让我们的机房利用率更高高一些,这个也是一个总
(4)LCD-LCD Uniboot跳线 体的发展趋势。第三,可靠性。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意外断
优点:跳线使用单管双芯光缆,极大的缩小了光缆体积减 网对用户损失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非常可靠的系统
少布线空间的占有率;连接器可转换极性的设计,方便客户临 才能保证它的应用,可靠性也要考虑从介质层面、布线层面怎
时更换产品极性。 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要维护和管理。
性能参数:单个LCD连接器的超低损品质,损耗值可达到 由于新一代40G/100G的光纤技术的标准与应用标准都已经
0.1dB以下(跳线长度需增加光缆本身损耗)。 出台,为数据中心的规划者有了更明确的光纤类型选择方向,
运用场景:主要用在配线架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接口必 OM3与OM4光纤将成为数据中心的应用主流,多模OM3,OM4光纤分
须是LC适配器接口。 别应用于40G/100G对应的传输协议与支持应用距离,虽然多模
MPO/MTP-LC分支跳线的主要优势: 40G/100G的传输距离无法与单模光纤长达10km或40km相比较,
1. MPO/MTP分支跳线提供一个整洁的、高密度的方法来实 但在数据中心室内的应用环境下,据统计,中小型数据中心超
现高密度交换机端口复制,可以减少交换机的端口损坏或错误 过90%的光纤链路长度小于100米,大型数据中心超过70%的光纤
的风险。 链路长度小于100米,超过80%的长度小于125米,多模可以满足
2. 分支跳线在机柜中占据更少的空间和比传统的跳线更优 绝大部分链路的需要,随着网络设备的技术的提升,今后多模
的垂直管理,如12芯分支跳线一端的分支远远小于等芯数的跳 光纤支持的传输距离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线。 随着2010年6月IEEE 802.3ba新的以太网40G/100G标准发
3. 减少因光缆拥塞对于局域网和存储网络中心管理带来的 布后,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将翻开新的一页,40G与
不便;增加冷却的气流,使移动/增加/变更线缆或设备变得更 100G的高速传输不再仅仅依靠单模采用成本极高的WDM串行方
容易。 式进行传输,新一代以太网40G/100G标准将采用OM3与OM4多模
4. 分支跳线提供可用于包括工程定制化的交错的LC分支来 光纤多通道并行传输的方式,这种多模并行传输的方式相比较
匹配电子设备的网口,以提供布线基础设施和电子设备之间的 单模WDM串行传输方式,在40G/100G上的总体成本(包含有源设
无缝集成。 备,光模块,无源器件)分别只占单模系统的1/3与1/10,可见
MPO连接器参照实行IEC-61754-7和EIA/TIA-604-5(aka 多模优势十分明显,市场的应用趋向通常是由成本与价格因素
FOCIS 5)。MTP连接器完全符合所有MPO连接器的专业标准,包 来驱动与决定哪种技术模式能在市场取大最大的应用。
32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