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网络电信2019年1/2月刊上
P. 32
解 决 方 案
二、系统关键技术 声纳载体运动的速度。在探测过程中要保证发射的声波经过目
1、适用于海缆探测的声纳方程 标反射,且反射回的回波可以被接收阵接收,即:
声纳方程综合考虑了水声所特有的各种现象和效应对声
纳设备的设计和应用产生的影响,声纳的设计必须遵循声纳方 (3)
程,并且声纳方程可以预测已有设计的性能。主动声纳的声纳 式中:v s 为载体速度;r为作用水深;LD为接收基阵的阵
方程分为噪声限和混响限两种情况,合成孔径声纳的波束一般 长,本系统中L D =0.64m。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作用水深
[1]
指向海底,没有海面混响的干扰,其声纳方程分别如下 : 和载体速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作用水深和载体速度呈倒数函
噪声限声纳方程: 数的关系,载体速度越低,作用水深越大,当载体速度为2m/s
SL-2TL+TS-NL=DT (1) 时,作用水深可以达到150m。提高接收基阵的长度,也可以提
式中SL,TL,TS,NL,DT分别为源级、传播损失、目标强度、 高作用水深。
噪声级和检测阀。
图3 作用水深和载体速度的关系
混响限声纳方程:
SL-2TL+TS-RL=DT (2)
式中RL为混响级。
[2]
Schock等人在文献 中指出,掩埋目标探测应遵从混响下
的声纳方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文献中的实验条件为:水深
4~5m,目标埋深为30cm,在这种情况下,掩埋目标会被掩蔽在
混响之中,因此所用声纳方程为混响限。但是本系统针对的一
般是在水深20m以下,埋深最深达到3m的海缆目标。这种情况下
海缆并不会被混响掩蔽,并且海缆目标的散射特性跟周围底质
差别很大,因此海缆探测所适用的声纳方程为噪声限情况。
2、海缆的等效目标强度
声纳方程的另外一个组成要素就是目标强度,由于海缆
掩埋在沉积层中,并且最大掩埋深度已经达到3m,经典的目
标强度(TargetStrength,TS)的定义 [3-5] 是计算距物体声中 但是在声纳设计时必须注意另外一个问题,载体速度不宜
心1m处的回波强度和入射声波强度之比的10倍对数值。但是对 过小,因为合成孔径声纳是根据不同位置回波信号的空间位置
于海缆,该位置可能仍在沉积层中,还需要在沉积层中传播 和相位关系进行处理的,速度过小时就很难保持速度的稳定,
一段时间,并透射到海水之中,因此并不能直接用于声纳方 这种情况下,回声的相干性就弱,不利于信号处理。
程。为了便于计算,本文参考文献 [6-7] ,将海缆正上方的海底界 (2)声源级和作用水深的关系
面上的某点作为参考点,如图2所示,将海缆的等效目标强度 声源级和作用水深的关系由声纳方程决定,将声纳方程的
(EffectiveTargetStrength,ETS)定义为距该点1m处的回波 各个变量代入声纳方程可以得到:
强度和入射声波强度之比的10倍对数值,这样就可以直接用于 SL-2×(20logr+αr×10 )+TS-NL=DT (4)
-3
声纳方程。 假设系统的PRI足够大,足够满足声源级决定的作用水深。
为了方便计算,假设海缆掩埋在泥质沉积层3m深处,海缆半
图2 等效目标强度示意图
径为0.015m,系统中心频率为12kHz,海况为三级海况,根据
上文的讨论,此时噪声级约为20.15dB,海缆的等效目标强度
为-68.04dB。
另外,本文在计算等效目标强度时,假设海缆表面是光滑
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护海缆,在海缆的表面覆盖了
一层油麻或者聚丙烯材料,这就导致声波并不能被完全反射,
根据文献 [8-9] ,聚乙烯保护层的声反射系数为0.53。
图4给出了现有系统中作用水深和声源级的关系。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声源级的增加,作用水深呈非线性
增加,类似于对数曲线,声源级设置为“1”档时,本系统的作
用水深为55.75m,声源级设置为“7”档时,本系统的作用水深
为105.42m,满足近海探测要求。
4、分辨率研究
3、作用水深分析 合成孔径声纳在方位向分辨率上的优势主要是由成像算法
(1)载体速度和作用水深的关系 决定的,根据探测的需要和适用性原则,本系统选取波数域算
因为声速大大低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速度,从而限制了 法为本系统的成像算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
58 网络电信 二零一九年一、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