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网络电信2018年5月刊上
P. 19

运 营 商 专 栏

                步骤1:成功率类KQI业务、网元、地市进行指标对比分                       合运营商网络的情况,提出了宽带网业务感知优化系统架构,
            析,定位待分析对象;                                           并且对网络上的具体部署应用进行了阐述说明,包括系统数据
                步骤2:分析对象与同类对象的KQI指标环比,差异分析;                      层面所需采集的主要数据和采集基本方法。对于系统的应用层
                步骤3:时延类KQI分解到KQI的分析:DNS解析时延,TCP建                 面,简要分析了在基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基础上,如何进
            立时延,HTTP响应时延等;                                       行三类影响业务感知问题的定界定段方法和流程。基于本文的
                步骤4:对异常环节的时延进行定位分析,定位时延异常的                       互联网业务感知优化方法及系统架构,可以建立质差定位及优
            原因。                                                  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应用方面持续进行能力扩充,有
                <3>对于速率类问题:                                      利于未来不断丰富质差问题定界定段定位案例及优化手段,完
                步骤1:速率类KQI分业务、网元、地市进行指标对比分                       善和提升质差问题定位精度和优化效能,为有效推进运营商在
            析,定位待分析对象;                                           互联网业务感知质量方面、提升全网用户互联网业务体验奠定
                步骤2:分析对象与同类对象的KQI的环比,差异分析;                       坚实的基础。
                步骤3:下载速率KQI分环节进行问题分析;
                步骤4:根据业务、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终端的详细分
            析定位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定界定段模型设定的流程,依托数据处理相
            关功能模块的统计,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质差问题,并且可
            以逐层确定问题所在的网络范围,定位故障点,从而为修复故                          参考文献
            障、优化网络提供科学数据。                                        [1]  唐宏邹洁马啸威郑忠民移动互联网视频感知质量评测方法的研
                                                                      究广东通信技术2017(4)
                五、结束语                                            [2]  马啸威曹维华李文云贺晓东移动互联网业务感知质量优化方法及
                本文对当前宽带互联网业务感知优化方法的现状及需求进                             系统广东通信技术2017(2)
            行了分析,根据现有的宽带互联网业务使用情况,分别提出了                          [3]  马啸威曹维华李文云贺晓东移动互联网KQI评测方法及系统实现广
            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感知指标模型的定义。结合指标定义,结                               东通信技术2015(10)






                               中国移动召开5G合作伙伴大会 华为中兴三星高通英特尔全来了




                中国通信企业5G创新的脚步仍在加快。日前,中国移动在京举办“5G联合创新中心合作伙伴大会”,华为、中兴、三星、高
            通、英特尔等通信企业、以及电力、交通等垂直应用行业共93家合作伙伴参加。会上,中国移动宣布成立国内首个具备基于5G最新
            标准的端到端能力的开放实验室——5G联创中央(北京)实验室,分享了5G联创中心最新进展,介绍了5G无线端到端技术最新进
            展、5G端到端网络切片能力、5G终端研发进展及规划、5G典型业务需求研究,分享了智能电网、网联无人机、智慧停车等方面的创
            新成果进展。


                2016年,中国移动发起成立5G联合创新中心以来,目前已拥有119家产业合作伙伴,在全球共建成12个开放实验室,建立了5G
            多媒体创新联盟。5G联合创新中心深入垂直行业挖掘需求,明确5G网络指标要求和运营关键问题,形成网络部署和技术选择方案,
            2017年发布了包括多份研究报告、多个创新产品和一个技术平补体系的系列成果。经过两年的运作,5G联创中心形成了包括基础能
            力、应用创新、开放平台三个模块在内的组织架构。2018年,5G联创中心将围绕智慧交通、视频娱乐、工业能源、智慧城市、教
            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医疗等7个领域,开展网联无人机应用、5G  AR/VR互动及视频应用、5G智能远程作业、5G云端机器人等15
            类60余项联合项目开展产业洞察和研究、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原型样机开发和试验、现网应用试点及商用模式探索等工作,全方
            位加速推进5G与各行各业的创新融合。中国移动5G联创中央(北京)实验室将为各类创新应用提供定制化的5G端到端能力,并为孵
            化的成果提供测试认证、展示推广等全方位服务。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还举办了“绽放杯”5G应用大赛路演中国移动分站“5G云VR/AR创新应用论坛”,探讨了5G在VR/AR领域
            的应用及创新。与会代表围绕5G云VR+互动业务、5G云VR+视频业务、5G云AR+行业应用三大主题,针对5G云VR/AR业务应用场景及网
            络需求、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方向、商业模式及商业价值进行了讨论,并发起成立了5G VR/AR工作组,助推相关端到端产业加速
            成熟,推动技术及业务不断创新,促进商业模式研究及成果早日落地。



            22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八年五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