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网络电信2018年3月刊上
P. 20
运 营 商 专 栏
统频谱效率和接入能力的显著提升。此外,新型多址技术可实 制云实现局部和全局的会话控制、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
现免调度传输,将显著降低信令开销,缩短接入时延,节省终 并构建面向业务的网络能力开放接口,从而满足业务的差异化
端功耗。 需求并提升业务的部署效率。转发云基于通用的硬件平台,在
控制云高效的网络控制和资源调度下,实现海量业务数据流的
三、5G 网络架构 高可靠、低时延、均负载的高效传输。
5G 无线基站将采用毫米级微波进行建设,同时承载海量数
据和海量连接数,所以未来 5G 基站的密度将会更加稠密,更加 四、结束语
贴近用户。在人口稀疏的区域将会以宏基站建设为主,主要保 目前 5G 标准尚未成型,但是各项技术准备均已到位。在
证网络覆盖质量。在人口稠密区将会以现有 4G 基站为基础,在 2017 年我国建设 5G 实验网。测试、完善之后,预计到 2019 年
周边以射频拉远的方式进行密集布点。以 20000 人 / 平方公里 能够投入试商用阶段。希望本文讨论和分析得到一些数据和结
的人口密度估算 5G 基站的最小站间距为 126 米。所以未来 5G 论能够对未来 5G 网络建设提供帮助。
无线基站在人口密集区将采用超密集组网的方式来进行建设。
未来的 5G 网络架构包括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三个域。
接入云支持多种无线制式的接入,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无 参考文献
线接入网架构,适应各种类型的回传链路,实现更灵活的组网 [1] 尤肖虎 , 潘志文 , 高西奇 , 曹淑敏 , 邬贺铨 .5G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 [J]. 中
部署和更高效的无线资源管理。5G 的网络控制功能和数据转发 国科学 : 信息科学 ,2014,(05):551-563.
功能将解耦,形成集中统一的控制云和灵活高效的转发云。控 [2] IMT-2020(5G) 推进组 .5G 概念白皮书
中国电信首创“基于应用感知实现 4G 与 5G 互操作”获 3GPP 立项
在 刚 结 束 的 3GPP SA2#126 会 议 上, 中 国 电 信 主 导 的“ 基 于 应 用 感 知 实 现 4G 与 5G 互 操 作”(Study on Application
Awareness Interworking between LTE and NR)研究项目立项建议获得通过并担任唯一的项目报告人。
2017 年 7 月,中国电信 5G 团队创新提出了保证用户最佳体验的前提下实现 4G 和 5G 融合发展的思路,首先在 2017 年 11 月
向 ITU-T SG13 提交了“IMT2020(5G)网络支持固移融合的业务调度”(Service scheduling for supporting FMC in IMT-2020
network) 立项申请并获得通过。随后在 2017 年 11 月和 2018 年 2 月中国电信向 3GPP SA2( 系统架构工作组 ) 提交了“基于应用感
知实现 4G 与 5G 互操作研究”立项建议,经过多轮的沟通和协商,最终获得通过。该项研究工作对于促进 4G 与 5G 网络协同,探索
移动网络演进创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引领了 5G 国际标准发展。
4G 是当前移动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技术成熟稳定、覆盖全面深入,能够满足当前移动宽带业务的需求;而 5G 通过技术创新
和新增频谱,支持移动宽带增强、高可靠低时延、低功耗大连接等多种场景,支持丰富的应用以及商业模式。如何充分发挥 5G 技
术优势、合理利用 4G 已有投资,在保证业务能力和用户感知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投资与价值最大化,是全球运营商的重要课题。中
国电信从网络演进和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在国际标准组织创新提出“基于应用感知实现 4G 与 5G 互操作”研究建议,希望推动
4G 和 5G 的有效融合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该项目一经提出便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得到了全球众多科研机构、运营商及设备商等产业链伙伴的大力支持。中国电信将继续
联合产业链各方力量,积极推动该项目的研究及标准化工作,为未来 5G 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大力促进 5G 发展,中国电信在 5G 关键技术、网络融合和网络架构层面积极参与 5G 标准的制定。中国电信在 3GPP 以及
ITU 国际标准组织共主导 5G 国际标准立项 23 项,提交国际标准文稿 300 多篇,获得技术专利保护 139 项。以上工作为中国争取 5G
国际标准话语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电信于 2017 年率先在兰州、成都、深圳、雄安、苏州、上海等 6 城市启动 5G 创新示范网 ,2018 年计划将试点范围扩大,
为 2019 年 5G 的试商用及之后的规模商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18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八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