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网络电信2017年4月刊下
P. 42
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网络重构与新技术应用实践
唐雄燕 曹畅
提出了中国联通面向云端
双中心的解耦与集约型网络架
构——CUBE-Net2.0。CUBE-Net
2.0实现了在总体建设与运营成
本最低的优化目标下,用户与数
据双中心的网络格局。
一、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以满足互联网业务创新对网络的灵活性、扩展性、智能化、低
成本等要求。
近些年,随着网络承载业务的丰富,通信技术(CT)与信
息技术(IT)的深度融合,运营商在当前网络运营中面临网络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联通对于网络服务的定义也从狭义的
连接数和流量增长推动网络规模快速膨胀,业务云化和终端虚 连接和转发服务向广义的信息转发、存储和计算一体化服务,
拟化颠覆网络全局流量模型,专有网络和专有设备极大增加网 并在2015年对外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的网络架构CUBENet2.0,作
络经营压力,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驱动网络智能化转型等一系 为中国联通面向未来网络转型和技术演进的总体指导框架。
列挑战。
二、中国联通CUBE-Net 2.0网络架构
(1)网络连接数和流量增长推动网络规模快速膨胀。
未来10年,将有海量的设备连入网络,连接将变得无处不 1.架构理念
在。宽带从连接50亿人增加到连接500亿物,同时宽带流量将有 CUBE-Net 2.0以泛在超宽带网络为基础,并引入云计算、
10倍的增长。家庭千兆以及个人百兆接入成为普遍服务,而一 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进行网络
些新业务(如4K/8K视频、虚拟现实游戏、汽车无人驾驶等)对 的重构和改造,使得基础网络具备开放、弹性、敏捷等新的技
网络丢包率、时延等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更苛刻。 术特征,形成网络即服务(NaaS)的架构理念(顶层架构如图1
(2)业务云化和终端虚拟化颠覆网络全局流量模型。 所示)。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规模移动网络的建设,用户对宽 其主要的技术理念体现为3个方面:以泛在的宽带为基础,
带的需求已从基于覆盖的连接,转向基于内容和社交体验的连 通过云网协同的手段实现弹性的网络。
接。传统电信业务流量主要服务于网络终端节点之间的通信, 2.关键特征
符合泊松分布模型;而互联网流量和流向则由热点内容牵引, 为实现上述技术理念,CUBENet2.0的顶层架构特征可概括
难于准确预测。数据中心成为主要流量生产和分发中心,呈现 为:面向云端双中心的解耦与集约型网络架构。
无尺度分布的特征,且与现有电信网络部署架构不匹配。
(3)专有网络和专有设备极大增加网络经营压力。 图1 CUBE-Net 2.0顶层架构
随着固定和移动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网络规模日趋庞
大。网络服务需要由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多个专业网络组合提
供,各专业网络彼此之间条块化分割,能力层次不齐,业务
的端到端部署和优化困难。同时,传统设备研发和部署体系封
闭,网元功能单一和受限,功能扩展和性能提升困难,导致新
业务的创新乏力以及响应滞后,无法满足互联网应用对服务的
动态请求。
(4)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驱动网络智能化转型。
互联网业务创新需要更加智能弹性的网络服务,网络需要
及时洞察用户需求,实时响应用户需求。今天运营商的网络难
64 网络电信 二零一七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