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利,男,1961年3月生于中国陕西,博士后,加拿大国籍。现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网络研究部主任。
王建利于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至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从事光通信系统中数字复接设备的研发工作。1989年进入北京邮电大学攻读通信网专业博士,从事网络互连方案和互连网性能分析工作。199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从事宽带通信网结构和Internet路由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到1999年在加拿大北方电信(Nortel)公司先后从事ATM、MPLS、IPOWDM等方面的产品总体设计、产品研发和网络规划、优化等工作,先后担任结构设计师、项目负责人等职务。1999年到2003年在美国SS8网络公司担任高级结构师、高级经理职务,领导研发团队从事VoIP和QOS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王建利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被许多国外公司频频邀请加盟,并给其提供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王建利在学术和研究开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加拿大工作其间也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但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的心都会为之一颤,因为他是炎黄的后代,情系祖国。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关注着祖国的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等各方面的发展,并为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同时又为祖国通信技术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而焦虑。
2002年,在全球网络经济过热和电信业陷入泡沫之际,IT行业进入了寒冷的“冬天”,中国第一根光纤诞生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现又名烽火科技集团),也深受影响,发展速度一下子变缓,如何能使企业走出低谷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必须对企业研发进行整体性的战略规划,从应用和网络的层面把握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可是谁能担此重任呢?院高层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王建利,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立即向大洋彼岸发出了邀请。与此同时,王建利也正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回国报效,面对来自祖国的热情邀请,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卖掉房子,并说服妻子和孩子于2003年初一起回国,回到曾经工作过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他打算利用其多年在国外学习到和研究出的先进技术推动祖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王建利一回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就积极地组建了网络研究部,现在该部门的组建已经基本完成。该部门主要职责是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把握产业的技术方向,规划产业和产品,并进行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初期研究,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产业规划和布局及下属各公司的产品规划。回国仅一年,王建利领导的高层研究团队,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光传输网络产品、数据产品和NGN的全面规划,对其它领域的产业规划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
通信技术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目前整个通信业中的宽带化、分组化、综合化和个性化将使整个电信业发生重大变革,使得传统的电信企业面临着转型。面对这种局势,王建利领导的网络研究部对武汉邮电研究院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认真地研究,郑重地提出了研究院的重新定位、产业的重新规划、布局以及重要领域的产品规划方案。他领导的团队还对这场重大变革中的新技术领域进行深入地研究,其中包括FTTH、NGN中的QoS、软交换中路由策略、防火墙的动态实时控制、家庭网关等。对其中一些技术所形成的产品已经完成了总体设计,并且项目已进入试验工程阶段。这些研究成果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领导的团队还对整个院(集团)的重大科研和产品开发项目起到了从技术上把关的作用,保证了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王建利先生还将国外科研和产品开发管理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带到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对于企业的科研和产品开发的规范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建利先生回国期间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引进外资、对外合作和学术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2003年3月作为中国光通信领域的唯一代表,他参加了“中俄青年科学家论坛”,并对光通信技术演进进行发言,作为通信网专家,代表烽火科技在“中国光谷光通信论坛”对“FTTH的网络结构和实现”进行了专题演讲。多次代表烽火科技参加国内外大型技术交流活动,为提升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影响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内外会议和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