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宽带中国”战略被国家纳入“十二五”重点工作,运营商加速了宽带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光通信等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家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更关注如何为运营商提供一个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光纤接入网解决方案。”华为中国区网络MKTG部高级营销经理孙鹏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光通信论坛暨第四届FTTx发展战略咨询会”上如是表示。
会议上,孙鹏发表了题为《光纤接入网可持续演进的策略》的主题演讲,分别从ODN网络、光纤接入技术与带宽管理和调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光纤接入网的持续演进。他指出,随着点到多点的PON技术成为光纤接入的主流,ODN网络也是基于点到多点的模型进行构建。随着光纤替代铜线成为固定接入网的主要介质,可以预见,未来数十年里,这种点到多点的ODN模型将成为光纤接入网持续发展的基础。
ODN价格与质量回归平衡
ODN网络是光纤接入网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建设周期最长、投资占比最高的部分。在国内FTTH建设中,ODN部分材料和施工成本在总体投资占比已经超过50%,国外则更高,达到70%左右。
尽管投资占比居首,但业界对ODN组件质量并不认可。随着光纤网络大规模建设,一些早期部署的低价、低质光缆、分光器等器件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对此,孙鹏表示,“目前这种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运营商分光器集采过程中,采取后评估打分机制,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投标技术评分依据,改变了以往单纯比拼价格的模式,相信通过运营商与厂商的共同努力,ODN价格和质量的平衡将逐步走向正轨。”
他指出,ODN组件质量仅是FTTC/FTTB/FTTH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之一,随着光纤不断向用户侧延伸,数十倍、数百倍的增长光纤部署数量将运营商现有的网络体现带来了诸多挑战。
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引入了很多新的ODN器件,如入户光缆、入户终端盒、分纤箱等。在这方面需要逐步加强对新器件的形态、功能和应用的规范,以便于器件的归一化和施工的规范化。
除此以外,由于ODN网络是一张无源网络,再加上PON网络点到多点的树形结构,使得运营商ODN网络的部署与维护变得更加艰难。为帮助运营商推进ODN网络的部署,2010年,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iODN解决方案,iODN系统可支持光纤连接关系自动识别和管理、光纤连接操作智能指示、分光器的智能管理等,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光纤自动化查找及精确操作,为FTTx网络的大规模部署扫除了后顾之忧。
“华为iODN理念提出后,很快获得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包括ITU-T开始制订相关国际标准。同时,运营商也开始进行试验网部署。”孙鹏说。
今年2月,华为与中国电信在安徽宣城完成了全球首个iODN解决方案商用试验局,该试验局的成功建设标志着以电子标签(eID)为关键技术的智能ODN解决方案已经达到可正式商用水准。
GPON/EPON技术长期并存 第五代PON标准制订工作启动
光纤接入技术正在不断演进,我们经历了基于TDM的第一代PON技术与基于ATM的第二代PON技术,而目前被我们广泛部署的是面向以太网业务的第三代PON技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内光接入技术是GPON/EPON两种技术并存,这种局面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然而,在华为看来,PON技术仍将持续向前演进,而基于现有ODN平滑演进一定是相关技术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孙鹏表示,“现有的GPON/EPON技术肯定会有无法满足带宽需求的一天,那么未来新的光接入技术如何在现有的ODN网络中部署,新技术如何与已有技术共用ODN,实现持续提速,将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目前市场发展来看,随着宽带网络提速,现有的信息传输光纤承载技术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技术升级已大势所趋,EPON与GPON向10G PON(第四代PON技术)演进步伐也将加快。
10G GPON和10G EPON分别是GPON和EPON的升级技术。这两种10G技术在标准制订中都考虑了与现有GPON、EPON的演进方案,当然方案略有不同。10G GPON与GPON是完全采用波分复用的方式在ODN中叠加,而10G EPON相对复杂一些,10G下行与EPON下行采用波分叠加,而10G EPON的上行与EPON上行采用时分复用方式。10G PON的两种标准都已经成熟了,在国内也进行了很多测试和试点。
“考虑到ODN网络的长期性(20~30年),以及每种技术有限的生命周期,对光接入技术演进的考虑,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第四代技术上,目前ITU-T已经启动了第五代PON技术的标准工作。”孙鹏说。
据孙鹏介绍,目前第五代PON技术存在40G堆叠PON、纯WDM PON与DSM PON等多种技术分支,但并不互斥。在第五代PON技术中,有一个原则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就是采用波分复用的方式在现有ODN中叠加新的技术。他指出,“波分复用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光纤Tbit量级的带宽容量;波分方式在ODN中叠加新技术,对原有网络影响最小。通过合理的波长规划,多种不同的技术完全可以在同一个ODN中共存。”
提升“软能力”:走出提速不提价困境
尽管目前业界有观点认为接入层无需过于精细管控,只要持续提速就可以的说法。孙鹏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表示,单纯依靠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速的方式会使网络陷入“路越修越宽、路越宽越堵”的境地。“如果说接入技术所能提供的带宽能力是硬能力,而我们对带宽进行精细化管理、调度的能力则是软能力。”
随着未来宽带业务越来越丰富,不同用户业务选择的差异化也将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是:应该按用户需求的上限进行全面普遍提速,还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配置,通过软件调配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的差异化。显然后者是更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比硬能力提升所需的高额投资来说,对接入网实施精细化带宽管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设备已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支撑更多业务,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避免陷入“提速不提价”的困境。
孙鹏指出,从具体实施来说,接入层带宽管控,主要是三方面内容:在OLT侧,构建面向SP/用户/业务多层面的带宽管控体系;在用户侧设备,也就是运营商网络的边界,实现业务流的入口识别和标记;与城域网配合,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流配置和维护。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的接入层设备已具备一定的带宽管控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能力没有全面发挥出来。对此,孙鹏强调,“我们需要与运营支撑系统配合,构建一个完整、灵活的精细化带宽管控体系,来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业务能力,以适应不同用户提出的差异化需求。”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