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国通信学会
光通信委员会
亚太光通信委员会
北京邮电大学
  承办单位
亚太光通信委员会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电信信息
研究院
  支持单位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独家支持媒体
0 《网络电信》杂志
0  网络电信网站
  重点合作媒体
  支持媒体
大众媒体:  
经济日报 中国证券报
国际金融报 第一财经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络媒体:  
新浪科技 腾讯网
搜狐IT 泰尔网
光纤在线 C114
天极网 无极通信网
21世纪 中国通信网
专业媒体:  
通信世界 通信产业报
通讯世界 电信科学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中国电子报
电信技术 通信学报
中国数据通信 邮电企业管理
通信信息报 中国电信业
赛迪 通信
现代通信 电信快讯
通信信息报 通信市场
中国企业家杂志 中国科技财富
信息周刊 数字通信世界
 

 
   “2009年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评选活动工作总结


    自2006年到2009年,我们已经对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监测。在对三年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十分有意义的结果,这些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企业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光通信市场发展的进程与问题。

    1.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的稳定性与客观性

    由于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所积累的能力,因而可以推测:总体而言,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的结果有很强的稳定性;但竞争力是在竞争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变化的,各年度所监测到的企业竞争力表现也必然会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性。我们对三个年度的企业竞争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参见表1一4):

表1-4 2007-2009年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的相关性
2007年监测结果
2008年监测结果
2009年监测结果
2007年监测结果
-
0.9097
0.7429
2008年监测结果
0.9097
-
0.8038
2009年监测结果
0.7429
0.8038
-
资料来源: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提供.

    (1) 三个年度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确实有很强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7以上。

    (2) 2007年与2008年的相关系数(0.9097)大于2008年与2009年的相关系数(0.8038),这与中国光通信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竞争力变化加快的情况相吻合。

    (3) 2007年与2008年的相关系数(0.9097)大于2007年与2009年的相关系数(0.7429),这表明三个年度竞争力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实能反映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推测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经过两年的变化会大于经过一年的变化,因而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不同年份间相关系数应在不断减少。上述推测被数据所证实。

    2.中国光通信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企业竞争力的比较

    中国光通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近1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总体呈现熊市状态,股价不断下跌。研究中国光通信市场资本面的相关人士对上述悖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释。我们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光通信上市公司平均竞争力与非上市公司竞争力近几年变化的情况,以试图对上述悖论进行解释。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在规模经济明显的子行业,如光纤光缆及光传输子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竞争力要高于非上市公司;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的子行业,如光器件子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竞争力要低于非上市公司。这也许可以推论:如果通过资本上市而融得的资金能够支持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则同时可以增强其资金利用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力。而如果上市融得的资金并没有明显地发挥提高规模经济的作用,则不仅难以提升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反而可能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降低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样的推论如果可以成立,那么可以表明,我国光通信企业上市融资的实际效果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吸纳作用,支持了上市公司的规模竞争优势,却以相对降低企业的效率竞争力为代价。

    3.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分化程度加剧

    我们分别计算了2007年与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2009年中国光通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异系数(数值为53)远大于2007年中国光通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异系数(数值为39),这说明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的分化程度在加大。这也许是中国光通信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表现。

    从个别中国光通信企业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相同的趋势。2007年竞争力基础数据标准值第一名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标准值为4.89 ;2008年竞争力基础数据标准值第一名仍旧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标准值增加到4.96;到2009年竞争力基础数据标准值第一名仍然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标准值已经增加到5.16。

    一方面中国光通信企业总体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光通信企业间竞争力分化也在不断加剧,因此,我们推测,未来的中国光通信企业中竞争力最强前几名的企业,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4.中国光通信市场的市场化进程

    竞争力监测体系中将竞争力基础数据分为三个子因素,即规模子因素、增长子因素、效率子因素三个指标。规模子因素从绝对量上描述了企业的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规模子因素所反映的企业的竟争力会越强。规模子因素包括净利润、销售收人、净资产三个指标。效率子因素从相对量上描述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规模增大,效率子因素反映的企业竞争力不一定增强。效率类指标包括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效率、出口收人占销售收人比重四个指标。

    规模子因素、增长子因素、效率子因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测量了企业的竞争力状况。我们希望对于全部样本而言,三类子因素之间没有相关性,至少要相关性不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的全貌。但我们也可以预测,在日渐成熟的中国光通信市场,由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竞争力三个方面又必然会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效率子因素与增长子因素之间应有较强的相关性,从而表明资源向效率高的企业进行了有效的配置。



    从图1- 3中可以看出,总体上三类子因素间的相关性在不断增强,这表明中国光通信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越来越依据效率原则,依靠市场的力量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因而以上数据说明可以使我们得出结论:中国光通信市场的竞争程度已日趋白热化与两极化,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规模竞争优势在中国光通信市场所占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我们2009年企业竞争力报告的研究主题——探讨中国光通信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家所较为关注的工资、能源价格的上涨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有限。总体上说,中国光通信企业有能力承受较高的工资水平和更高的能源价格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压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利率市场化后不会过分影响中国光通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反,为了应对工资上涨所导致的“资本替代劳动” 现象,中国光通信企业应尽快加速资本市场化的程度。

    在接受上述结论的同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述各项因素分别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光通信企业尚可承受的限度内,但如果这些因素集中在同一时间出现,却可能使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消化。面对成本结构的较大变化,企业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调整时期,来消化其产生的综合成本上升压力。因而我们认为,尽管从长期看,中国光通信企业已经具有了消化成本结构变化的能力,但在当前中国经济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严重的衰退期时,短期内如果集中出现推动成本上升的因素,可能会使许多中国光通信企业难以承受而陷入经营困境。

    此外,回到另一个调研主题——中国光通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我们的结论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主业的专注。与大家分享我们的调研结果,目的只有一个:看看市场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分析具竞争力的光通信企业如华为,怎么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从理论的高度概括总结出我们的光通信企业应该如何去思考,如何在专注主业的基础上付诸实践。

    最后,我谨代表《年度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评审委员会和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感谢业界同仁过去三年给予此项评选活动的支持与关注。我们将在未来一年里一如既往地为行业传递最前沿和最宝贵的信息,为提升中国光通信行业竞争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